大面积梗死核心卒中血栓切除术获益明确
西班牙巴塞罗那——一项新的个体患者数据荟萃分析显示,血管内血栓切除术(EVT)对大面积梗死核心卒中患者具有"压倒性获益",适用范围广泛。ATLAS荟萃分析表明,与单纯最佳药物治疗相比,EVT可一致改善功能独立性和自主行走能力,并降低死亡率。
无论患者年龄、性别、临床严重程度、治疗时间、卒中大小及影像错配特征等关键临床和影像亚组,EVT的治疗获益均持续存在。尽管EVT组 symptomatic 颅内出血(ICH)和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率较高,但这些风险并未抵消整体临床获益。
"这些结果确立了血管内血栓切除术在大面积核心卒中患者中的优势地位,这类患者约占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的五分之一,"研究者、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教授Amrou Sarraj医学博士向《Medscape医学新闻》表示,"这是血栓切除术优于药物治疗的强有力且压倒性证据,适用于绝大多数由大血管闭塞导致的大面积梗死核心卒中患者。"
Sarraj指出,历史上这类预后极差的患者通常不予治疗。尽管近期试验结果公布后,部分指南已更新推荐对大面积核心卒中实施血栓切除术,但某些介入医师和专业机构仍持谨慎态度,尤其针对特定亚组。"这些新数据将巩固证据基础,为更多患者开启治疗通道,改善其预后。"研究结果于2025年10月22日在第17届世界卒中大会(WSC 2025)上公布。
扩大EVT适用范围
血管内取栓术最早被证实可使发病6小时内就诊的大血管闭塞患者获益。后续系列试验进一步证明,若影像显示梗死核心较小且存在可挽救脑组织,该疗法对发病24小时内就诊的患者同样有效。
本次荟萃分析聚焦第三类患者群体:发病24小时内就诊的大面积核心卒中患者。该人群既往被认为难以从再灌注治疗中获益。
机械血栓切除术治疗大面积缺血性卒中分析(ATLAS)荟萃分析整合了六项随机试验(RESCUE-Japan LIMIT、ANGEL-ASPECT、SELECT2、TENSION、TESLA和LASTE)的个体患者数据,共纳入1886名发病24小时内就诊的急性前循环卒中患者。
大面积缺血核心定义为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一种评估早期缺血损伤程度的10分制评分系统(分数越低预后越差)<6分,或核心体积≥50mL。
主要结局指标——通过偏移分析评估的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显示EVT具有明确获益(校正比值比1.63;95%置信区间1.42-1.87;P<0.001)。功能预后改善同样显著:EVT组mRS评分0-2分率达9.5%,对照组为7.5%(校正风险比2.61;P<0.001);mRS评分0-3分率在EVT组为36.6%,对照组为19.8%(校正风险比1.95;P<0.001)。EVT组死亡率降至31%,低于对照组的37%(校正风险比0.82;P=0.018)。
尽管EVT组symptomatic ICH(5.5% vs 2.7%;校正风险比2.02;P=0.017)和神经功能恶化(22% vs 17%;校正风险比1.27;P=0.123)发生率较高,Sarraj强调综合死亡率降低和mRS评分改善,净临床获益仍为正值。
改变临床实践
Sarraj指出,六项关于大面积核心卒中EVT的随机试验均显示获益,尽管各研究在影像学方法、入组标准、地理区域和结局指标方面存在差异。他承认试验间存在显著异质性——这既支持研究结果的普适性,也凸显需更深入理解整体治疗效应及按卒中严重程度、核心大小、ASPECTS评分和核心体积划分的亚组效应。"汇集所有试验的个体患者数据将提供比单一研究更详尽的见解。"
"临床实践正在改变,但对特定亚组(如核心特别大、ASPECTS评分极低或就诊极晚的患者)的获益仍存疑虑。现在我们有了无可争议的证据:所有这些患者均可从血管内血栓切除术中获益。"Sarraj表示,荟萃分析证实EVT在早期(0-6小时)和晚期(6-24小时)时间窗、老年与年轻患者、不同半球、性别及错配特征人群中均具获益。早期时间窗内ASPECTS评分0-2分及核心体积高达150mL的患者同样获益显著。"因此我认为,若条件允许,绝大多数大面积核心卒中患者都应接受血栓切除术治疗。"
无影像错配患者仍获益
Sarraj强调,EVT获益在早期时间窗ASPECTS评分极低的患者及核心体积达150mL的患者中依然存在。"我们未能证实获益的唯一群体是ASPECTS评分0-2分且超6小时就诊者,以及核心体积≥150mL者,但这类患者数量极少。"
荟萃分析同时显示,无论通过高级影像技术识别的错配特征如何,EVT均具获益。错配指处于卒中风险但仍可挽救的脑组织与已梗死核心组织的体积比。
既往认为血管内治疗仅对存在大错配和大范围可挽救组织的患者有效,但新结果颠覆此认知。"这些结果挑战了'无错配患者无法获益且将因血栓切除术受损'的长期固有观念,我们曾认为必须存在可挽救组织的证据才能实施该治疗。部分大面积核心卒中单个试验已提示此现象,但如今来自更大样本的明确证据得以确认。"Sarraj补充道,尽管部分临床医生仍可能使用高级影像评估错配特征用于预后判断,但他认为除核心体积超150mL外,此举已非排除患者的必要条件。
明确获益意义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与神经外科学教授Raul Nogueira医学博士在《Medscape医学新闻》评论中称ATLAS荟萃分析提供"极为重要的数据"。他表示该分析强化了此类人群的EVT获益证据,并增强了对既存疑虑亚组(ASPECTS评分极低及核心体积100-150mL患者)的信心。
Nogueira特别强调,荟萃分析证实EVT对无错配患者同样具有明确获益——该群体的干预价值曾存争议。他指出新兴证据支持更精细的卒中损伤认知:脑组织损伤并非简单的存活与坏死二分。"核心组织并非非生即死,实则存在灰色地带。关键不仅在于核心大小,更在于损伤是早期/未成熟还是完全/成熟。核心内可能存在仍可保留和挽救的'组织孤岛',我认为这正是结果所揭示的真相。"
ATLAS荟萃分析未获得任何外部资金支持。Sarraj报告曾接受Stryker Neurovascular的研究资助。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