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神经学家表示,可能使人类与人工智能共生的神经科技并非"道德中立"。
图说:神经学家肖恩·波扎斯基表示,能够读取和影响脑活动的强大工具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照片来源:David Matos
在他的处女作小说《愚人舞台》中,美国神经学家肖恩·波扎斯基博士描述了一位陷入昏迷的年长亿万富翁接受超声丘脑刺激治疗的过程——这是一种实验性疗法,已被证明能唤醒处于昏迷状态的人。
这位科罗拉多州的脑电波隐私倡导者表示,这类尖端神经科技治疗"即将引发一场革命"。
"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工具,能够影响自我、读取脑活动、识别脑信号,甚至影响大脑的生物活动,"他告诉新西兰广播电台的星期六晨间节目。
在《愚人舞台》中,波扎斯基博士探讨了神经科技的伦理问题以及在昏迷中保持意识的体验。
对于在科罗拉多大学执业的波扎斯基来说,写小说也是一种想象陷入昏迷但仍能意识到周围情况的方式——这种状态现在已知有高达25%的昏迷患者处于其中。
波扎斯基现在告诉昏迷患者的家属,要像患者能听见一样对他们说话,因为他们可能处于所谓的认知运动分离状态。
"我觉得这能让家属安心,如果我的家人陷入昏迷,我也会这样对待。两次抛硬币的概率相当不错。"
在《愚人舞台》中,他还研究了昏迷如何改变一个人以及对亲友的连锁影响。
波扎斯基表示,很少有人从昏迷状态中恢复后能完全保持之前的状态,通常会在记忆能力、情绪、睡眠和性格方面发生变化。
"那些原本比较紧张或急躁的人可能会变得更为放松。原本非常敏锐且记忆力强的人可能会遇到问题。原本非常快乐或愉快的人可能会变得更为焦虑或烦躁。你真的不知道会朝哪个方向发展。"
波扎斯基说,当某人的身份因昏迷而改变时,这对亲友来说总是意义重大,有时"非常令人不安"。
"大脑比任何其他器官都更能代表一个人。它是自我的所在之处。它就是我们的一切。"
他表示,一些人认为未来可能使人类与人工智能共生的神经科技并非"道德中立"。
作为临床医生和神经权利基金会医学总监,波扎斯基认为确保科学发现仅用于善行是他的职责。
他的关注点在于神经科技的"大图景伦理影响",而讨论这些时"可能很快变得非常深奥"。
我能判断患者是否在发作癫痫,或大脑功能是否异常,但人工智能能告诉你这个人的情绪。
肖恩·波扎斯基博士
波扎斯基表示,人工智能已经能够以"难以置信"的速度解码脑电波模式。
"我能判断患者是否在发作癫痫,或大脑功能是否异常,但人工智能能告诉你这个人特定日子或任何时刻的情绪。"
他说,未来AI驱动的神经科技将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波扎斯基表示,AI将读取我们的脑信号,使我们能够将它们"调谐"成不同模式,并"诱导大脑进入特定状态"。
"你可能想要更平静,可能想要更专注。而人工智能将能够以非常精细的方式调节你的脑电波,并解码这些信号。"
"我现在正戴着一副耳机,它告诉我我的专注度如何,目前非常专注。"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