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非宁Glafenine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M7AM9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非甾体抗炎药,NSAID)

来源与性状
格拉非宁(Glafenine)为人工合成的苯胺喹啉衍生物,具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的典型结构特征。其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中期,曾作为非麻醉性镇痛剂用于缓解疼痛及炎症。

管理级别
非管制处方药(Rx-G)
原因:未含麻醉、精神药物或毒性成分,但需医师处方指导使用。

临床价值
限制使用药(H3)
原因:因潜在严重不良反应(如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目前临床应用受限,仅作为特定情况下的备选镇痛方案,需严格评估风险效益比。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1. 镇痛作用:用于炎症相关性疼痛,包括牙痛、关节痛、神经痛及术后疼痛。
  2. 抗炎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轻至中度炎症反应,适用于骨关节炎、肌肉疼痛等。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副作用

  • 常见:恶心、呕吐、腹泻、胃痛、皮疹、困倦。
  • 严重:肾功能衰竭、间质性肾炎、肝毒性(超剂量使用风险显著升高),偶见肾结石报道。

禁忌与风险

  1. 绝对禁忌:对格拉非宁或夫洛非宁过敏者(交叉过敏风险高)。
  2. 慎用人群:肾功能不全、肝病患者及老年人(需调整剂量并监测器官功能)。
  3. 特殊警示
    • 避免长期或超剂量使用;
    • 出现过敏反应(如发热、皮疹)需立即停药;
    • 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尿液指标。

重要提示
格拉非宁因安全性问题,已在多国退市或限制使用。临床决策需严格遵循最新指南,并优先选择更安全的替代药物(如其他NSAID)。所有用药方案必须由医师评估后实施。

参考文献
整合自药理学文献及临床用药指南,具体数据参考NSAID类药物安全性研究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