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苯西平Dibenzepin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M6H22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三环类抗抑郁药衍生物)
  • 来源与性状
    化学合成药物,分子式C₁₈H₁₉N₃O,1960年代由德国开发。白色结晶性粉末,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属于非选择性单胺再摄取抑制剂(NSMRI)。
  • 管理级别
    Rx-G(非管制处方药)
    原因:属于需医师处方的精神类药物,但未被列入我国麻醉/精神药品管制目录。
  • 临床价值
    H2(自然淘汰药)
    原因:因心脏毒性(QT间期延长)和抗胆碱能副作用显著,21世纪后逐渐被SSRI/SNRI类取代,目前主要国家已退市(如德国2002年停售)。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 抑郁症治疗:通过抑制NE/5-HT再摄取提升单胺水平
  • 神经性疼痛:曾用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辅助治疗
  • 焦虑伴随抑郁:复合型情绪障碍的短期控制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 心血管: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发生率约15%)
    • 抗胆碱能:口干(68%)、便秘(42%)、尿潴留
    • 神经系统:震颤、癫痫阈值降低
    • 血液系统:粒细胞缺乏症(罕见但致命)
  • 禁忌与风险

    • 绝对禁忌:急性心梗病史、窄角型青光眼、前列腺肥大
    • 特殊警示:与MAO抑制剂合用可引发5-HT综合征
    • 撤药反应:骤停导致恶心、头痛、激越(需4周逐渐减量)

参考文献

  1. Psychopharmacology (Berl). 1987: "Cardiac effects of dibenzepin in overdose"
  2. WHO Drug Information Vol.16:2002: "German market withdrawal notice"
  3. Br J Clin Pharmacol. 1978: "Anticholinergic burden comparison in TC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