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或心腔疾病Diseases of the myocardium or cardiac chambers

更新时间:2025-06-22 00:15:28
子码范围BC40 - BC4Z

关键词

索引词Diseases of the myocardium or cardiac chambers
同义词Heart disease NOS、cardiac disease NOS、心脏病NOS
缩写CM、CHF、DCM
别名心脏肌肉病、心脏肌肉异常、心肌损伤、心室功能障碍、心房扩大、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

心肌或心腔疾病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一、临床定义

心肌或心腔疾病是指累及心脏肌肉或心腔结构的一类疾病,主要影响心肌细胞、心室及心房的结构与功能。这类疾病可导致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心腔扩大或心肌异常肥厚等病理改变。根据病因和病理特征不同,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到严重心力衰竭不等。

二、医学定义

心肌或心腔疾病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 原发性心肌病:病因未明或与遗传相关,包括扩张型、肥厚型、限制型心肌病等
  • 继发性心肌病: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肌病、淀粉样变性等)
  • 获得性心腔异常:因压力/容量负荷过重导致的心房或心室重构
  • 心肌炎:感染、免疫或中毒因素引起的心肌炎症
  • 心肌肥厚:心肌细胞肥大伴间质纤维化,常见于慢性压力负荷增加
  • 心室致密化不全:胚胎期心肌小梁化过程异常导致的收缩功能障碍
  • 心腔内血栓:血流淤滞或心内膜损伤引发的凝血异常

三、病因:病原学机制

  1. 感染因素

    • 病毒(如柯萨奇B病毒、细小病毒B19等)通过分子模拟机制诱发心肌损伤
    • 细菌毒素(如白喉杆菌外毒素)直接破坏心肌细胞
  2. 遗传因素

    • 编码肌节蛋白、桥粒蛋白等基因突变导致结构性心肌病
    • 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引发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3. 代谢异常

    • 甲状腺激素紊乱改变心肌能量代谢
    • 铁过载(血色素沉着症)引起氧化应激损伤
  4. 免疫机制

    • 抗心肌抗体介导的慢性炎症反应
    •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浸润导致心肌细胞坏死

四、病因:高危因素与并发症

  1. 高危人群

    • 心肌病家族史(尤其一级亲属猝死史)
    • 未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病程>10年
    • 接受蒽环类化疗或放射治疗者
    • 妊娠期血流动力学负荷加重者
  2. 并发症机制

    • 心肌纤维化降低电传导稳定性→室性心律失常
    • 心室重构导致二尖瓣环扩张→功能性反流
    • 低心输出量激活RAAS系统→恶性循环性心衰

依据来源:2013年ESC心肌病分类共识、Braunwald心脏病学(第11版)、AHA/ACC心力衰竭管理指南(2022)

请注意,具体诊断需结合影像学、生物标志物和基因检测,治疗方案应个体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