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肿痛血沉高?三步识别腱鞘炎风险

健康科普 / 识别与诊断2025-09-15 15:03:30 - 阅读时长3分钟 - 1217字
腱鞘炎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科学防治策略,重点阐述血沉指标变化与局部炎症反应的关联性,提供从症状识别到就医决策的完整路径,指导中老年群体科学应对手部退行性病变。
腱鞘炎血沉异常老年手部健康骨外科炎症反应
手指肿痛血沉高?三步识别腱鞘炎风险

中老年人如果出现手指肿痛,同时体检发现血沉指标异常,得小心腱鞘炎这个常见的退行性炎症问题。它主要是肌腱和腱鞘长期摩擦引发的,和年龄增长带来的组织老化、手指用得太勤关系很大。下面从发病原因、怎么识别、怎么治和防三个方面讲清楚。

为什么会得腱鞘炎?

腱鞘是包在肌腱外面的“滑膜套”,本来能分泌润滑液,减少肌腱滑动时的摩擦。可随着年纪变大,腱鞘里的组织会老化——胶原纤维变脆、滑膜增生,导致肌腱滑动的阻力变大。据研究,50岁以上的人里,差不多每5个就有1个有不同程度的腱鞘老化,尤其是经常用手指的人(比如手工活、养花种草的),发病率更高。另外,局部血液循环不好,代谢废物堆在里面,会激活炎症因子,可能让血沉这类炎症指标升高,但血沉高不一定就是腱鞘炎,得结合其他表现判断。

怎么判断是不是腱鞘炎?

最典型的表现是早上起来手指僵硬、动不了,具体有这几个特点:

  1. 疼的位置:沿着肌腱走的地方有压疼,握拳、提东西时疼得更厉害;
  2. 动作异常:手指弯下去再伸直时,像扣动扳机一样有弹响或卡住(叫“扳机指”);
  3. 肿和结节:手掌和手指连接的关节(掌指关节)侧面会肿,能摸到小硬结。

要注意和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区分:类风湿通常多个关节一起疼,晨僵时间更长(超过1小时);痛风会突然疼得厉害,关节红肿发热,可能还有尿酸高的问题。想确诊可以做超声,能看到腱鞘增厚(超过2mm)或周围有积液。

得了腱鞘炎怎么治?

根据病情轻重,治疗分阶梯: 轻的时候先保守治

  • 少动:戴专门的护具,限制掌指关节过度弯曲或伸直,戴4-6周;
  • 热敷和理疗:用40-45℃的热毛巾敷15分钟,或者去医院做超声波治疗;
  • 练动作:每天做3组“握拳-伸展”练习,慢慢加量,再配合腕关节松动的动作。

保守没效果怎么办?

  • 局部注射:在超声引导下打糖皮质激素(比如曲安奈德),精准到病灶;
  • 冲击波:慢性老毛病可以试,每周3次,连做4周。

实在不行就得手术

  • 腱鞘切开术:如果保守治了没用,做个小手术把狭窄的腱鞘切开,现在用关节镜微创做,复发率更低。

怎么预防腱鞘炎?

  1. 平时注意用手习惯:提东西别用手指勾,改成手掌托;用工具选手柄粗的,减少手指用力;
  2. early 信号要重视:刚出现疼或肿时,赶紧用冰袋敷10分钟,或者用点非甾体抗炎药(比如洛索洛芬钠);
  3. 术后要康复:做完手术的人,用软硬度合适的握力球练握力,恢复关节活动度。

什么时候得赶紧去医院?

有这几个情况别拖:

  • 疼得晚上睡不着(疼到打4分以上,0分不疼10分最疼);
  • 手指能动的范围比原来少了一半;
  • 红肿热越来越厉害。

第一次去看建议选骨科,必要时找风湿免疫科鉴别。治疗期间要定期做超声看滑膜厚度,查血沉、C反应蛋白这些炎症指标。

腱鞘炎的预后和治疗时机有关,早期干预的人,6个月内有82%能恢复正常功能。建议中老年人建个手部健康档案,记记平时用手的强度、有没有不舒服,每年做个肌骨超声筛查,早发现早处理,别等严重了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