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 每周仅进行2-3次阻力训练,持续八周即可改变参与者肠道微生物群,效果甚至出现在从未锻炼过的人群中。
- 力量增长最显著者表现出独特的细菌变化,包括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和罗氏菌hominis种(Roseburia hominis)的增加,这些微生物与肠道及代谢健康紧密关联。
- 变化不能简单定义为“好菌或坏菌”,因为每个人的肠道生态系统具有独特性,反应方式各不相同。
- 目前尚不清楚是肌肉增强导致菌群变化还是反之,但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运动对身体的益处远超健身房范畴。
每周进行两到三次阻力训练,仅需八周时间,就可能显著改变肠道内数万亿细菌的组成,这一变化甚至可能在短短八周内发生。
根据一项近期研究(尚未经过同行评审),开始进行阻力训练的久坐不动人群,其肠道微生物群(即消化系统中微生物群落)出现了明显变化。
肠道是细菌、真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家园,其中大部分生活在大肠中。这些微生物帮助分解人体无法自行消化的食物,使人体能够获取更多营养素和维生素。
某些细菌被认为是有益的,因为它们常见于身心健康的人群中,并能产生支持健康的化合物。
肠道微生物群的构成并非固定不变。它会随着饮食、年龄、睡眠质量等因素而变化——正如本研究所示,运动习惯也会产生影响。
德国图宾根大学(University of Tübingen)的研究人员招募了150名平时不锻炼的人,要求他们每周进行两到三次阻力训练,持续八周。参与者采用两种方案:一种是使用较轻重量进行15-20次重复,另一种是使用较重重量进行8-10次重复。
两种方案在力量提升和身体成分改善方面效果相似。训练内容包括卧推、腹部锻炼、腿弯举、腿推举和背部练习——每项练习完成两组。
研究人员在项目开始时、四周后和八周后收集了粪便样本,以追踪参与者肠道细菌的变化。
部分人力量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人。研究人员将参与者分为“高响应者”(前20%,平均力量提升超33%)和“低响应者”(后20%,力量提升低于12.2%)。
决定某人是否为高响应者或低响应者的主要因素似乎是其初始力量水平。
但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力量增长最快的人群表现出其他参与者没有的微妙而显著的肠道细菌变化。
高响应者体内16种细菌增加,11种细菌减少。其中两种细菌尤为突出: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和罗氏菌hominis种(Roseburia hominis)。
这两种细菌均产生丁酸,一种名为短链脂肪酸的化合物。当肠道细菌分解纤维时会产生这些化合物,它们具有多重作用:为身体提供能量,并帮助维持健康的肠道内壁,从而防止有害细菌进入血液。
其他研究在观察运动与肠道关系时也发现了这些细菌的类似增加。然而,本研究并未在粪便样本中检测到短链脂肪酸的实际增加——仅发现更多产生这些物质的细菌。
并非简单二分
将某些细菌简单标记为“好”或“坏”颇具诱惑力,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一些通常与健康相关联的细菌数量减少,而另一些先前与健康问题相关的细菌数量却增加。
这凸显了一个重要观点:每个人的微生物群都是独一无二的。同一种细菌在不同个体中可能发挥不同作用,这取决于个人及其整体健康状况。
我们同样无法确定肠道细菌变化是否导致了力量增长,或是力量增长引发了细菌变化。此类研究只能显示关联性,无法证明因果关系——微生物群受太多因素影响,难以全部控制。
例如,饮食对肠道细菌有重大影响。研究期间要求参与者不改变饮食习惯,但准确追踪人们摄入的食物极其困难。
部分高响应者可能在更关注健身时调整了饮食,这或许同时促成了他们的细菌变化和力量提升。
我们更有把握的是:运动似乎有益于整体身心健康,无论其对肠道微生物产生何种影响,都应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这是一项小型研究,仍需经过同行评审流程(即由其他科学家正式审核)。但它有望补充日益增长的证据,表明我们的生活方式选择(包括运动量)能够影响体内生存的微观世界。
免责声明: 本研究基于尚未经过同行评审的预印本。研究结果属初步发现,不应视为医疗建议。任何考虑调整锻炼或饮食习惯的人士,均应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
罗茜·杨(Rosie Young),夸德兰研究所(Quadram Institute)肠道微生物与健康疾病博士候选人。她未受雇于、咨询或持有任何可能从本文受益的公司或组织的股份,也未披露除学术任命外的相关 affiliations。
本文依据知识共享许可协议转载自The Conversation。阅读原文。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