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阿尔茨海默病基因者76岁仍无症状 科学家寻求答案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研究人员近日发表了一项聚焦西雅图附近居民道格·惠特尼的研究。现年76岁的惠特尼携带一种罕见的早老素2(PSEN2)基因遗传突变,该突变几乎必然导致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根据华盛顿大学新闻稿,所有继承该基因的惠特尼家族成员均在50岁出头或更早出现认知能力下降。然而惠特尼却未显现出任何精神衰退迹象,这促使研究人员探究其持续保持认知健康的缘由能否用于保护他人免受疾病侵害。
在《自然医学》期刊发表的研究中,科学家分析了惠特尼的基因数据和脑部扫描,发现"基因和蛋白质的变化"可能解释其为何能保持思维敏锐。研究人员还发现惠特尼大脑中几乎不存在tau蛋白积聚——这种标志性蛋白是认知衰退的先兆。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杰出教授、资深研究作者兰德尔·J·巴特曼博士表示:"这些深入研究表明,他展现出对tau病理和神经退行性变的显著抵抗力。"
在表亲的鼓励下,惠特尼于2011年首次前往华盛顿大学参与针对遗传性阿尔茨海默病家族的研究。当时他认为自己未携带该基因。"他实际上成功避开了疾病的预期发展进程。"惠特尼母亲有14个兄弟姐妹,其中9人携带阿尔茨海默病基因。10人未满60岁便已去世,惠特尼的亲兄弟更是在55岁患病离世。
"我当时61岁——早已超过发病年龄,"惠特尼在接受福克斯新闻数字版采访时坦言,"但他们检测后发现我确实携带该基因,我感到十分惊讶。"惠特尼回忆道,研究人员同样"困惑不已"。"他们三次检测确认无误。我确实有该基因,如今76岁仍无任何症状。"
认知线索
该研究的神经病学助理教授兼共同第一作者豪尔赫·利布莱-盖拉博士表示,得知惠特尼是这种基因突变携带者(正式称为"卓越抗病突变携带者")时,团队感到"巨大意外"。"他确实成功避开了疾病的预期发展进程,"他在新闻稿中强调。
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此次研究旨在探索惠特尼未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原因。利布莱-盖拉指出:"若能揭示这种抗病机制,我们或可开发靶向疗法以延缓或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利用使惠特尼先生免于患病的相同保护因素造福他人。"
研究表明,携带PSEN2突变者通常会产生过量淀粉样蛋白,这种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第一阶段于大脑积聚;第二阶段出现认知衰退症状时,大脑中通常会积聚tau蛋白。但惠特尼的脑部扫描显示其淀粉样蛋白"显著积聚",而tau蛋白几乎完全缺失。
关于惠特尼如何逃脱基因宿命的理论源于其海军服役经历。研究人员发现其脑脊液中"热休克"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常人——这类保护性分子在细胞受压(如高温暴露)时产生。惠特尼在海军担任舰船机械师期间,曾长期暴露于高温环境。
"轮机舱温度通常在100至110华氏度之间,每次持续四小时,"他向福克斯新闻数字版透露,"他们推测可能存在某种基因或蛋白发生突变,使我在遗传层面免受疾病侵害。"利布莱-盖拉在新闻稿中表示:"我们尚不清楚热休克蛋白是否介导了这种效应,但在此案例中,它们可能有助于防止tau蛋白的异常聚集与折叠,不过尚未最终确认。"
"这是我的使命"
为保持思维敏锐,惠特尼常与妻子一起玩填字游戏和数独。
"我认为76岁的我相当健康,"他说,"我保持活跃,几乎不需要服药。"对于出现症状者,惠特尼建议尽快联系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尽早参与研究——越早介入,机会越好。不要放弃,你并不孤单,许多人正等待提供帮助。"
惠特尼对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未来持乐观态度:"回顾过去14年取得的进展——令人惊叹,我们必须坚持推进。"利布莱-盖拉表示,希望惠特尼案例的洞见能激发更广泛研究,揭示其抗病的生物学秘密。
惠特尼称自己致力于推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其妻子称之为他的"第三职业"。"这已成为我的使命,"他说,"检测过程相当严格,但14年来我已适应。只要他们需要我,我就会继续参与。"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