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脑部疾病之一,会导致颤抖、肌肉僵硬以及平衡和运动障碍。在许多情况下,该疾病还会引发痴呆症。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这种疾病的成因。
如今,哥本哈根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发现,可能改变我们对帕金森病的认识。研究人员发现,帕金森病的主要成因是调控线粒体的系统出现功能障碍。线粒体如同细胞内的微型发电站,为细胞正常运作提供所需能量。在健康细胞中,老旧或受损的线粒体会被及时清除以维持系统顺畅运行。
但在帕金森病患者体内,该系统遭到阻滞,导致破损的线粒体在脑细胞内不断堆积,降低细胞能量水平并最终引发细胞死亡。这种脑细胞的缓慢流失导致了帕金森病的症状,某些情况下还会造成记忆问题和痴呆症。
令人意外的是造成这种阻滞的原因——不仅与衰老或损伤有关,更与免疫系统紧密关联。帮助大脑抵抗新冠病毒等病原体的相同基因,也参与维持线粒体系统的正常运转。在帕金森病患者体内,这些免疫基因未能正常工作,反而损害了细胞功能。这表明免疫系统对大脑健康的影响远超此前认知。
科学家通过分析多项研究数据,深入观察了帕金森病患者的脑细胞基因,发现特定蛋白PIAS2在患者脑细胞中含量异常增高。这种蛋白可能是导致线粒体系统阻滞的关键因素。聚焦该蛋白的研究或能开辟治疗甚至预防帕金森病的新途径。
这一发现为对抗该疾病带来新希望。若科学家能找到修复或绕过线粒体系统阻滞的方法,就可能阻止疾病恶化进程,并有助于预防帕金森病患者发展为痴呆症。研究人员认为,家族遗传型帕金森病也可能存在相同病理机制。
该研究已发表于《分子精神病学》期刊,引发全球广泛关注。作为影响数千万人群的疾病研究,这是理解帕金森病的重要突破。凭借这一新认知,科学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开发出切实改善患者生活的有效疗法。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