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患有心房颤动(房颤)且无论是否患有糖尿病或肥胖的患者,早期节律控制疗法安全有效。
根据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心脏病学》上的一项研究,早期节律控制(ERC)疗法在患有心房颤动(AF)且无论是否患有糖尿病或肥胖的患者中有效且安全。该结果源自一项在11个欧洲国家开展的EAST-AFNET 4随机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标识符:NCT01288352)的预先指定二次分析。
研究参与者均在12个月内确诊房颤,并具有2个或更多CHA₂DS₂-VASc卒中风险评分因素。他们被随机分配至早期节律控制治疗组(n=1395)或常规护理组(n=1394)。早期节律控制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或心脏复律;常规护理则以心率控制为初始策略,仅对持续有症状的患者采用节律控制。
首要主要终点为心血管死亡、首次卒中、心力衰竭恶化首次住院及急性冠脉综合征首次住院的复合终点;次要主要终点为住院总天数。
“研究结果鼓励在肥胖和糖尿病患者(即大多数代谢综合征患者)中使用早期节律控制疗法。”研究者指出。
该分析纳入1086名肥胖患者(39.1%,体重指数[BMI]≥30,平均BMI 34.5)和1690名非肥胖患者(60.9%,BMI<30,平均BMI 25.9)。患者平均年龄70岁,46.6%为女性;肥胖患者年龄更小(平均68岁 vs 72岁)。
在首要主要终点方面,肥胖未改变早期节律控制的效果(风险比点估计值:BMI<30组0.84,BMI≥30组0.69;交互作用P值=0.22)。早期节律控制对两组BMI人群的住院天数也无影响(BMI<30组风险比[HR]1.13,BMI≥30组HR 0.97;交互作用P值=0.25)。
BMI低于30与30或更高患者的首要复合安全性终点(18.5% vs 13.4%;交互作用P值=0.37)、卒中(3.9% vs 1.1%;交互作用P值=0.13)及死亡率(11.2% vs 7.9%;交互作用P值=0.43)均无显著差异。糖尿病患者共694名(24.9%),两治疗组比例相当(早期节律控制组351名[25%],常规护理组343名[25%];P=0.67)。糖尿病与早期节律控制无交互作用(糖尿病患者HR 0.77,非糖尿病患者HR 0.78;交互作用P值=0.93)。住院天数方面,两组亦无差异(1.07 vs 1.09;交互作用P值=0.91)。
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结局无差异(351名糖尿病患者中18.2% vs 1039名非糖尿病患者中16.1%;交互作用P值=0.99)。
研究局限性包括:分析属探索性性质,方案中未包含特定减重干预措施,且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可用前即已开展;治疗效果仅限于房颤诊断后首年启动的节律控制,且病态肥胖患者比例较低。
“研究结果鼓励在肥胖和糖尿病患者(即大多数代谢综合征患者)中使用早期节律控制疗法,”研究者总结道。
披露声明:部分研究作者声明与生物技术、制药和/或设备公司存在合作关系。完整披露列表请参见原始文献。
参考文献:
Metzner A, Willems S, Borof K, 等. 糖尿病和肥胖对房颤患者早期节律控制与常规护理治疗效果的影响:EAST-AFNET 4随机临床试验的二次分析. 《美国医学会杂志心脏病学》. 2025年7月30日在线发表. doi:10.1001/jamacardio.2025.2374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