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PM2.5微粒存在于汽车尾气中。(朝日新闻资料照片)
由日本循环器学会参与的研究团队发现了空气污染与心脏病发作之间的明确关联。
研究表明,暴露于空气中高浓度的微粒物质(PM2.5)会增加急性心肌梗死风险。
PM2.5指直径不超过2.5微米的极细颗粒物,包含多种物质成分。由于能深入肺部,其健康影响备受关注。
研究还发现黑碳(PM2.5的组成部分)具有类似风险,证实其对评估空气污染相关急性心肌梗死风险具有重要价值。
研究人员分析了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间约4.4万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数据。
研究聚焦东京等七个都道府县,这些地区环境省安装了PM2.5连续自动监测设备。
结果显示,每立方米PM2.5浓度每增加7.9微克,患者住院当日及前一日的心脏病发作风险上升2.4%。
此外,每立方米黑碳浓度每增加0.3微克,风险上升2.8%。
黑碳增加心肌梗死风险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理论认为其可能引发肺部炎症和氧化应激。
该过程最终使动脉内血栓形成更易发生。
熊本县八代市樱树康复医院副院长小岛俊男指出,尽管黑碳仅占PM2.5总量的3%,研究仍观察到其负面效应。
“这表明黑碳是不可忽视且值得关注的物质,”小岛表示。
但他强调,虽然黑碳具有潜在危害,其影响弱于高血压或吸烟等个体因素。
“多重风险因素患者更易发病,但PM2.5可视为将临界人群推下悬崖的最后一击,”小岛解释道。
日本自2009年开始监测PM2.5浓度,通过尾气排放管制等措施实现年均下降。
然而,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全球多数人口仍暴露于超标空气中,日本年均浓度亦高于其指导值。
该团队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通讯医学》。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