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些疫苗可预防特定癌症
大多数人认为疫苗仅用于预防感染,但部分疫苗还能通过靶向可引发癌症的病毒,显著降低患癌风险。
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最广为人知的是预防宫颈癌(2020年数据显示,该疫苗使年轻接种者宫颈癌发病率降低了90%),但其益处远不止于此。2024年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杂志》上的一项涉及近350万人的研究发现,HPV疫苗还能降低男性和男孩头颈癌的风险,使其成为男女双方重要的癌症预防工具。
另一个例子是乙型肝炎疫苗——它能预防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而慢性乙型肝炎是全球肝癌的主要病因。“HPV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通过分别减少宫颈和肝脏的炎症来预防癌症,”杨西医生指出。
正如吸烟会引发肺部炎症并增加肺癌风险,HPV和乙型肝炎等长期感染会随时间推移引发组织炎症,创造癌症发展的条件。通过在这些感染发生前阻止它们,疫苗有助于打破炎症循环,保护您的长期健康。
2. 疫苗可降低心脏病发作或中风风险
“流感疫苗能预防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杨西医生表示,“流感疫苗与心脏病发作减少之间存在强关联,尤其对曾患心脏病的人群效果更显著。”事实上,2023年发表在《科学报告》上的一项涉及9000多名患者的荟萃分析发现,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心脏病发作风险降低26%,心血管相关死亡率减少33%。
原因仍在于炎症。当您感染流感时,身体会产生广泛炎症反应,给心脏和血管带来巨大压力。对于患有心脏病、糖尿病或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这种额外压力足以触发心脏事件。“因此,今年冬季接种流感疫苗就能预防心脏病发作,”杨西医生强调。
3. 疫苗有助于对抗抗生素耐药性
一个不太明显但至关重要的接种理由是疫苗在延缓抗生素耐药性上升中的作用。
“即使是病毒感染也可能导致需要抗生素治疗的细菌超级感染,”杨西医生解释道。
以流感为例:虽然流感本身由病毒引起,但它会削弱免疫系统,为肺炎或鼻窦炎等继发性细菌感染铺平道路。这些感染通常需要抗生素治疗。
然而,抗生素使用越频繁,细菌进化并产生耐药性的机会就越多。“抗生素是‘用之则失’的资源,”杨西医生说,“全球任何地方每次使用抗生素,都会增加细菌耐药性的风险。”
通过疫苗预防初始病毒感染,您也降低了继发性细菌感染的可能性,从而减少对抗生素的需求。这有助于在真正必要时保持抗生素的有效性。
4. 疫苗保护社区中的弱势群体
另一个关键接种理由超越个人健康:您也在保护身边的人。
“对于新生儿、癌症患者和老年人等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最佳疾病防护方式是确保周围人群均完成免疫接种,”杨西医生表示。
据梅奥诊所介绍,这一原则被称为群体免疫或社区免疫。当足够多人口接种疫苗后,疾病整体传播率会下降,使疫情更难爆发,并为因年龄或健康状况无法接种疫苗的人群创建安全网。
“这形成了一个保护区域,”杨西医生解释道。您不仅在保护自己,还在保护刚出生的侄子侄女、年迈的祖父母,以及因各种健康问题导致免疫力低下的社区成员。
5. 疫苗可预防严重长期并发症
接种疫苗的另一重要理由是其预防传染病长期并发症的能力——这些问题曾普遍且危害巨大,但因广泛免疫接种现已罕见。
杨西医生列举了多个实例:
- 在腮腺炎疫苗问世前,感染腮腺炎的男孩面临永久性不孕风险。
- 小儿麻痹症常导致儿童永久瘫痪。
- 孕期风疹感染会引发严重出生缺陷。
- 乙型肝炎疫苗可预防肝衰竭。
- 水痘疫苗不仅能在儿童期预防水痘,还能在数十年后防止带状疱疹。
核心结论:为何应强制接种疫苗?
疫苗降低癌症风险、保护心脏健康、对抗抗生素耐药性、守护亲友安全并预防严重并发症,带来诸多益处。正因如此,疫苗被视为公共卫生的核心要素。通过保护个人与社区,它们确保后代在更健康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杨西医生进一步强调:“每年冬季,我都有两三位患者死于流感性肺炎,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年男性。”儿童和老年人通常接种率较高,女性也常在常规体检中接种疫苗。但她指出,“其他方面健康的成年男性往往不常看医生,这使他们面临风险。”
流感等可预防疾病可能侵袭最健康的成年人。正如杨西医生所说:“即使不为自己,也要为家人接种流感疫苗。”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