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随机临床试验显示,采用极简设备的肺康复方案与使用跑步机等专业健身房设备的康复方案效果相当。
伦敦国王学院和哈菲尔德医院的威廉·D·C·曼(William D. C. Man)博士及其团队在《JAMA Network Open》期刊发表的研究表明:通过渐进式往返步行距离测量,两种方案均显著改善运动能力,8周后平均差异仅1.7米——远低于24米的非劣效性边界和47.5米的最小临床重要差异值。
研究还显示,呼吸困难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等次要终点指标在两组间表现相似,且非劣效性维持达1年,同时未产生额外费用。
研究人员指出:"这种简化版肺康复方案应作为可选方案推广,通过扩展实施场所(如非医疗机构和家庭)显著提升可及性。"
该研究作为该领域最大规模对照试验,获得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阿韦尔·W·琼斯(Arwel W. Jones)博士和克里斯蒂·R·梅勒里克(Christie R. Mellerick)硕士的高度评价。他们在配评论中强调:"应将简化设备作为政策行动重点,让更多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获得循证肺康复方案。"
该研究纳入436名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中位年龄71.7岁,男性占比54.8%),所有参与者均接受为期8周的门诊运动和多学科自我管理教育。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跑步机、自行车测功仪等标准设备进行每周两次的监督训练;另一组则采用极简设备组(计时器步行训练、自重训练、便携踏板和弹力带)接受相同课程。
研究排除了因不稳定心血管疾病等无法进行中等强度运动、预期寿命不足12个月的进展性癌症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以及近12个月内已完成肺康复者。
在意向性治疗分析和多种敏感性分析中,极简设备组均显示非劣效性——但基线运动能力较高的前25%患者(往返步行距离370-1100米)未达非劣效标准。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样本量不足有关,也可能是由于缺乏专业设备难以进一步提升高功能个体的生理指标。
虽然该研究在等长股四头肌力量(通过最大自主收缩测量)未达非劣效性,但研究者指出这可能与样本量不足和数据缺失有关。
随访8周时,两组在呼吸困难(慢性呼吸道问卷CRQ-Dyspnea量表评分变化0.3分)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CRQ总分变化0.2分)方面均达到非劣效性标准。
研究显示,两组平均出席率分别为8.9次(极简设备组)和8.3次(标准设备组),低于预期水平。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新冠疫情期间的限制措施有关(研究招募期为2018年10月15日至2021年12月21日,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暂停,随访完成于2022年12月14日)。
虽然极简设备组死亡人数(15例)多于标准组(6例,p=0.045),但研究者认为这些死亡事件多发生在随访后期,与干预无直接关联。两组在总体或严重不良事件方面无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25%参与者中途转换治疗组,更多人选择从极简设备组转至标准设备组,主要由于对康复地点和时间表的偏好差异。评论专家指出:"这些结果再次证明,尊重患者偏好对提升肺康复项目的参与度和完成率至关重要。"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