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心脏消融术是一种治疗心律不齐(称为心律失常)的疗法。手术使用细长的柔性导管配合热能或冷能制造微小心脏瘢痕,这些瘢痕可阻断导致心跳异常的错误信号。示意图显示的是被称为肺静脉隔离术的心脏消融类型。
心脏消融主要用于治疗不规则心跳,通过热能或冷能形成心脏微小瘢痕阻断异常信号,恢复正常心跳节律。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血管插入导管实施消融,少数情况下在心脏手术中进行。
类型
- 心房颤动消融
- 心房扑动消融
- 房室结消融
- 肺静脉隔离
- 室上速消融
- 室性心动过速消融
适应症
心脏消融用于治疗或预防心律失常。当控制心跳的电信号异常时,可能引发心跳过快、过慢或节律异常。
根据不同心律类型,消融术可能是首选治疗方案,或作为药物及其他疗法无效后的选择。医生可能建议进行消融的情况包括:
- 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
- 药物引发严重副作用
- 特定对消融反应良好的心律类型(如预激综合征或室上速)
- 存在猝死或并发症高风险
风险
手术风险取决于消融类型及治疗原因,可能包含:
- 导管插入部位出血或感染
- 血管损伤
- 心脏瓣膜损伤
- 新发或加重心律失常
- 缓慢性心律需植入起搏器
- 下肢或肺部血栓
- 中风或心脏病发作
- 肺静脉狭窄
- 造影剂导致肾损伤
需与医疗团队详细讨论手术风险与获益。
术前准备
术前需进行多项心脏检查,通常需在手术前夜禁食禁饮,医疗团队将指导药物调整。
术中术后过程
术前
手术在医院进行,需静脉注射镇静药物。镇静程度根据心律类型和健康状况决定,可能清醒或全身麻醉。
术中
医生将导管插入腹股沟、肩部或颈部血管,送至心脏。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辅助X光显影,导管传感器记录心脏电信号定位异常部位。使用射频热能或冷冻消融形成瘢痕,手术全程无明显不适。
术后
手术耗时3-6小时,术后需在恢复区观察数小时。多数患者当日可回家,需避免提重物一周,2-3天可恢复日常活动。
疗效
大多数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存在心律复发可能,必要时可重复治疗或采用其他方案。部分患者术后仍需服用抗心律药物。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