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近日批准了一款新型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这是数十年来首个全新类型的精神分裂症疗法。由百时美施贵宝公司推出的这款每日两次服用的药物命名为Cobenfy(研发代号KarXT),其主要优势在于副作用显著少于现有药物。
对于俄克拉荷马州图书馆员蒂芙尼这样的患者而言,这一差异意义重大。出于精神分裂症相关社会污名的考虑,她要求仅使用名字。她回忆初次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时感觉"如同行尸走肉",甚至无法认出自己生日派对视频中的形象:"我在拆礼物——大家都很开心,而我却呆坐着像面对白墙。于是我撒谎说感觉好多了。"随后她停药硬扛多年,直至再次出现精神病发作。此后她开启"药物尝试游戏",却遭遇残酷副作用:常见抗精神病药导致体重增加和糖尿病风险上升,其中一种更引发运动障碍。"我每天在办公室踱步八小时,精确地走3.5步、转身、再走3.5步、转身,这简直是噩梦。"
自1950年代首款抗精神病药问世以来,后续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均作用于同一种神经递质——多巴胺。麦克莱恩医院精神分裂症与双相障碍临床研究主任安·辛恩博士解释:"多巴胺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神经传递过度相关,即多巴胺活性过高。"这种通常关联奖赏机制的神经递质还调控运动功能,这正是导致蒂芙尼踱步的原因。
Cobenfy成为首款不作用于多巴胺的精神病治疗新药。该药物首席发明人安德鲁·米勒表示:"通过研究我强烈关注到毒蕈碱受体靶向治疗的潜力,1997年一项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某种能减轻精神病症状却被搁置的药物提供了关键线索。"毒蕈碱受体因响应某些蘑菇中的毒蕈碱而得名,但激活大脑受体的药物会同时触发胃肠道受体,导致患者难以耐受。米勒团队创新性地添加第二种药物——常用于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现有药物,该药能阻断胃肠道受体却不穿透血脑屏障。"卡鲁纳治疗公司巧妙地将两者组合成复方药物,"辛恩评价道。今年早些时候,这家由米勒创立的公司被医药巨头百时美施贵宝以140亿美元收购。
百时美施贵宝表示,Cobenfy将于10月上市,月费1850美元,与现有精神分裂症治疗费用持平。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副教授雅各布·巴隆指出:"保险通常会要求患者先尝试至少两种仿制药才覆盖新药。"尽管如此,许多患者及其家属对新治疗选择充满期待。巴隆正参与研究Cobenfy与现有药物的协同作用。FDA基于5周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批准该药,但较短的研究周期引发专家对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担忧。Cobenfy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便秘和心跳加速。
对蒂芙尼而言,该药最大的吸引力在于能改善传统药物难以应对的"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和缺乏动力。"每次发病我都会丧失部分自我和功能……这对丈夫不公平,我痛恨这种感觉。如果能有药物提升主动性,那将意义重大。"她同时给仍在寻找合适治疗方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建议:"请持续尝试。反复停药服药确实艰难,但找到对的药物会让生活天差地别。"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