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食用水果和蔬菜是保持健康、避免心脏病和中风等疾病的关键。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许多人饮食不良的地区常被称为"食物荒漠",其存在通常归咎于附近缺乏超市或杂货店。
然而,我和同事们发现,即使在欧洲最大、最多元化的城市中心,周围有本地购物选择,食物荒漠依然存在。
在今天发表在《PLOS复杂系统》上的新研究中,我们分析了伦敦特易购(Tesco)超市数亿笔交易,发现了人们购买何种食物以及在哪里购买的出人意料的模式。
我们的结果显示,影响人们饮食的因素很复杂——这对全球城市的营养状况具有深远影响。
"食物荒漠"的兴起
"食物荒漠"一词在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用于描述由于缺乏超市或交通不便,居民无法获得价格合理的健康食品的地区。因此,食物荒漠通常以到超市的距离来定义。
更近的研究揭示情况更为复杂。不仅取决于人离超市有多近以及食物是否负担得起。还有其他因素,例如有多少商店可用,以及商店是否供应符合文化习惯的食品并接受不同形式的支付。
我们的新论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它采用了一种不同的方法来识别食物荒漠——基于人们实际放入购物篮中的物品。
4.2亿份购物清单
我们使用了特易购(Tesco)的食品购买数据集,包含160万伦敦会员卡(Clubcard)持有者的4.2亿笔匿名交易,基于与购物者忠诚卡关联的区域来分析居民的食品购买行为。
数据中出现了两种明显的购买模式——一种涉及通常被认为不健康的含糖、加工和高碳水化合物食品,另一种涉及通常被认为更健康的生鲜水果、蔬菜和肉类的购买。
然后,我们绘制了伦敦每个购买模式最常见区域的地图。这揭示了明显的地理模式。
伦敦西北部内城拥有最营养的购买行为——水果、蔬菜和鱼类购买量高。伦敦东部和西部外城则遵循营养较低的模式,糖果和软饮料购买量高。
由于我们的分析基于超市购买,它无法捕捉所有食物消费——例如外出就餐、外卖订单或从小型本地商店购物。
尽管如此,使用真实交易数据相比传统调查具有主要优势,后者通常依赖于人们声称吃什么,而不是实际购买什么。
即使在商店附近的市区,一些社区仍然"缺乏"营养选择。
低收入与营养较低的食物相关
当我们根据人们实际购买的食物来定义食物荒漠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即使在商店附近的市区,一些社区仍然"缺乏"营养选择。通常,这根本不是距离问题——而是经济和社会因素。
然后,我们分析了年龄、收入、黑人、亚裔和少数族裔人口、汽车拥有量以及步行到商店的时间等人口统计和社会经济因素如何与伦敦各地的饮食质量相关。
我们发现,收入和黑人、亚裔及少数族裔居民的比例是与饮食质量关联最强的因素之一。但它们的影响在整个城市各不相同。在整个伦敦,低收入与营养较低的食物购买相关,这种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最为强烈。
这表明,可负担性和社会劣势塑造了人们能够获取的食物——即使超市就在附近。
一些可能被认为会影响饮食的因素出人意料地影响甚微。例如,在某些地区,汽车拥有量与营养较低的购买相关,而步行到商店的时间与饮食质量的关联非常低。
综合这些模式表明两点:人们不健康饮食的原因是地方性的,因地点而异;它们更多地由社会经济条件塑造,而不是商店有多近。
全球相关性
虽然我们的研究聚焦于伦敦,但这些发现对英国以外的地区也具有相关性。
塑造伦敦饮食健康的不平等现象同样存在于澳大利亚城市。澳大利亚高度城市化,约73%的人口居住在主要城市。
在这里,不良饮食也是该国可预防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澳大利亚健康与福利研究所(AIHW)的数据,2022年,66%的澳大利亚成年人和26%的儿童超重或肥胖。此外,根据AIHW的数据,自2017-18年以来,所有年龄组的水果和蔬菜平均摄入量均有所下降。
使用来自沃尔沃斯(Woolworths)Everyday Rewards卡或科尔斯(Coles)Flybuys计划等来源的匿名杂货交易数据的类似数据驱动方法,可以帮助揭示哪些社区面临最大的营养限制及其原因。
我们工作中的另一个重要收获是,食物获取并非"一刀切"的问题。了解人们购买什么——而不仅仅是他们住在哪里——是创造更健康、更公平的食物环境的关键。
关注实际购买行为使政策制定者能够设计更有效、以社区为导向的干预措施,促进更公平、更健康的食品选择。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