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饮食或比疗法或药物更能减轻抑郁
美国地球网报道,饮食是否能影响人类情绪?最新研究表明,饮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远超人们想象。研究发现,坚持10周以上生酮饮食的大学生群体中,抑郁症状出现显著改善。
这项发现不仅揭示了改善情绪的潜在饮食方案,还显示出对认知能力、体重和整体健康的积极效应。对于同时面临心理健康和学业压力的学生群体,这些成果具有重要启示。
抑郁与大学生活
美国高校学生抑郁症问题日益严峻。数据显示,近40%的学生存在抑郁症状,约半数正在接受治疗。然而,心理咨询需求已超过现有资源承载能力。
俄亥俄州立大学精神病学家瑞安·帕特尔博士指出:"当前存在治疗缺口,需要找到可大规模推广的解决方案。营养干预正是一个突破口。"
生酮饮食测试
24名学生参与初步试验,其中16人完成测试。所有参与者均患有重度抑郁症,且正在接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或两者结合。
研究人员指导学生遵循低碳水高脂肪的生酮饮食计划,以诱发营养性酮症状态。
研究第一作者德鲁·迪克强调:"必须确保参与者充分了解饮食方案。我们通过个性化沟通调整饮食建议,从而提升饮食依从性。"
重度抑郁症治疗
研究团队采用自评量表和临床评估工具跟踪抑郁变化,包括患者健康问卷-9(PHQ-9)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同时测量幸福感、身体成分和认知功能,并分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瘦素和炎症蛋白等生物标记物。
俄亥俄州立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詹妮弗·希文斯指出:"我们特别关注符合重度抑郁症诊断标准人群的治疗效果。"
生酮饮食改善抑郁
结果令研究人员惊讶:通过自评和临床评估,抑郁症状在10-12周内平均下降70%。学生报告的幸福感提升近三倍,认知能力改善,多数参与者平均减重5公斤。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参与者症状均未恶化。
帕特尔博士表示:"药物和心理治疗在12周后的平均效果约为50%,而我们的结果显著优于前者。这证实了生酮饮食在现实环境中的普适有效性,参与者无需额外治疗干预。"
生物学改善信号
生酮饮食导致瘦素水平下降和BDNF增加。这些变化表明大脑健康和代谢平衡的改善。BDNF的提升尤为关键,因其低水平常与重度抑郁相关。
瘦素的减少反映体重和脂肪量下降,同时也显示该激素敏感性提升,这有助于改善炎症和认知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未发现胆固醇或甘油三酯的显著变化,缓解了对高脂饮食潜在代谢风险的担忧。
生酮饮食与抑郁关联
首席研究员杰夫·沃莱克博士指出,这项研究延续了其二十多年来关于酮症及其医学应用的研究。他认为生酮饮食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作用,包括减少炎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提升神经营养因子和海马体神经保护等。功能磁共振研究还发现酮症与大脑网络稳定性增强有关。
学生试验体验
73%的参与者通过营养指导、个性化饮食方案和营养师数字化支持维持营养酮症。尽管两名学生出现轻微"生酮流感"症状(如痉挛和头痛),但通过电解质补充迅速缓解。
由于需兼顾学业安排,试验脱落率高于同类饮食研究。
后续研究方向
沃莱克博士表示:"当前抑郁人群规模庞大,发现潜在解决方案令人振奋。需要更多科学研究支持,但已有证据显示生酮饮食作为辅助治疗具有推广价值。"
研究团队强调需要更大规模的对照临床试验。这项由巴祖基大脑研究基金支持的研究,凸显了饮食与心理健康交叉的"代谢精神病学"新领域。对于需平衡学业与健康的大学生群体,这种结构化生酮饮食可能改变传统治疗方式。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转化精神病学》期刊。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