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夕法尼亚大学最新研究证实,空气污染与阿尔茨海默病等痴呆症的严重程度存在显著关联。研究人员通过分析602例脑部解剖样本(含55%男性,死亡年龄71-85岁)发现,长期暴露于细颗粒物空气污染(PM2.5)会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加剧及大脑病理改变恶化。
研究团队在《美国医学会神经病学杂志》(JAMA Neurology)中指出:"PM2.5空气污染已被证实是痴呆症的环境风险因素。这种空气污染主要指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其暴露水平与痴呆症发病率上升、认知功能受损及认知能力加速衰退存在关联。"此前研究已发现其与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联。
研究采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总分(CDR-SB)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结合脑部解剖病理数据和PM2.5暴露史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M2.5年均暴露量每增加1μg/m³,患者出现严重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病理改变的概率提高19%,但与其他神经病理损伤无显著关联。对287例样本的分析显示,PM2.5暴露水平越高,认知和功能损害越严重。
研究团队强调:"我们的发现表明PM2.5暴露可能加剧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发展。需要开展基于人群的尸检研究来验证这些发现,并深入探索PM2.5暴露、认知功能与神经病理之间的关系。"
同期《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的另一项研究显示,PM2.5暴露同样会加速路易体痴呆和帕金森病患者的痴呆进程,但不会直接引发这些疾病,而是加速易感个体的发病进程。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