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仍然是菲律宾的主要死因之一,然而关于这种"杀手"的健康教育却严重匮乏。普通菲律宾人要么对中风知之甚少,要么持有一些毫无科学依据的长期误解。
全球每年10月29日的世界中风日旨在提高公众对中风症状的认识,并倡导#快速行动以挽救更多生命。值此纪念活动之际,菲律宾中风学会的专家分享了有关中风预防、病因、治疗和护理的关键信息。
中风预警信号绝不可忽视
马·克里斯蒂娜·马科洪-巴尔德斯博士(Dr. Ma. Cristina Macrohon-Valdez): "BEFAST"缩写是识别中风症状的实用工具:B代表平衡障碍和/或头晕,E代表眼睛(复视或视力模糊),F代表面部下垂,A代表手臂无力,S代表言语困难,T代表立即呼叫急救服务。出现这些症状时,及时就医至关重要,因为迅速治疗能减轻中风的长期影响并提高康复成功率。
世界中风组织(WSO)强调,中风是全球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但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和提高认知,许多中风可以预防。在菲律宾,中风仍是第三大死因和首要致残原因。WSO呼吁个人和社区了解中风风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心律失常和吸烟),通过提升意识和预防策略,降低全球中风负担,改善中风幸存者护理,并鼓励公众在中风发生时迅速行动以改善健康结果。
马·克里斯蒂娜·马科洪-巴尔德斯博士是菲律宾中风学会主席,在圣卢克医疗中心全球城院区和奎松城院区担任血管神经科医生,同时担任圣卢克医疗中心奎松城院区中风服务部主管,以及圣卢克医疗中心全球城院区中风数据库首席研究员。
高血压的隐性危害
莉娜·拉克萨马纳博士(Dr. Lina Laxamana): 数十年来,高血压一直困扰着大多数菲律宾人。尽管政府和私营机构精心推出多项控压计划,但区域数据显示它仍是中风和死亡的主要诱因。菲律宾作为全球美食大国的声誉如今成为双刃剑——我们的饮食方式和内容直接决定了高血压易感性。
高盐饮食、缺乏运动、过量饮酒和遗传都是高血压风险因素。高血压会损伤血管,使其管壁变窄变硬。久而久之,病变血管会积聚脂肪和斑块,导致更多阻塞并最终引发缺血性中风。未受控的高血压同样会削弱血管,增加出血性中风风险。
慢性未治疗的高血压会损害微小血管,无论单独存在或与其他风险因素(如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并存,都会提高认知能力下降或血管性痴呆的可能性。管理始终充满挑战,因此公众必须树立健康意识,正确认知高血压作为菲律宾中风主要诱因的严重性。
莉娜·拉克萨马纳博士是菲律宾中风学会第二副主席、菲律宾神经重症医学会副主席及菲律宾神经创伤学会秘书,同时领导圣卢克医疗中心全球城院区的神经重症监护单元和神经科学研究所。
糖尿病如何引发中风
穆克塔德尔·A·卡尔比博士(Dr. Muktader A. Kalbi):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指身体无法产生足够胰岛素或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胰岛素是控制血糖水平的激素,缺乏时血糖会在血液中积聚而非转化为能量。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和神经,影响心脏、肾脏、眼睛和大脑,因此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包括中风)的风险显著增高。
糖尿病与中风的关联在于高血糖对血管的损伤。持续升高的葡萄糖水平使动脉因斑块积聚而僵硬变窄,阻碍或减少脑部供血,从而增加缺血性中风(血栓导致)和出血性中风(血管破裂导致)的发生概率。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中风风险比非患者高2-4倍。好消息是,通过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胆固醇,配合规律运动、均衡饮食和戒烟等健康习惯,可显著降低此风险。及早理解这种关联并采取预防措施,糖尿病患者不仅能保护心脏,更能守护大脑健康。
穆克塔德尔·A·卡尔比博士是菲律宾中风学会国家公关官、菲律宾血管与介入神经病学协会司库,持有菲律宾神经病学协会认证的血管神经科医师资格,担任三宝颜市医疗中心脑与脊柱中心主任,以及三宝颜市Ciudad医疗中心急性中风单元和三宝颜半岛医疗中心脑电图单元主管。
心房颤动与中风风险解析
杰伊·维拉维森西奥博士(Dr. Jay Villavicencio): 心房颤动(AF)是一种常见心律问题,心脏上腔(心房)不规则且过快跳动。心房无法协调收缩将血液有效推入下腔,而是呈现"颤动"状态,导致泵血效率下降并使血液在心脏内淤积形成血栓。若血栓进入大脑,可能阻塞血流引发中风。
AF可能表现为心悸、呼吸急促或疲劳,但部分患者并无症状。常见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肥胖和过量饮酒。
预防和管理重点在于降低中风风险并控制心律。医生常开具抗凝剂预防血栓形成,配合药物或手术恢复并维持正常心跳。保持健康体重、控制血压、限制饮酒和积极运动至关重要。
在AF导致中风的重症案例中,可实施机械取栓术。这是一种微创紧急手术,医生通过导管物理清除脑血管血栓,恢复血流并防止永久性脑损伤。症状出现六小时内实施效果最佳。
早期识别、及时治疗和中风预防是心房颤动患者健康生活的核心。
杰伊·维拉维森西奥博士是菲律宾中风学会董事会董事、菲律宾神经外科医师学院信托委员会成员,担任马尼拉医疗城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培训项目培训官,并与圣卢克医疗中心、马卡蒂医疗中心、卡迪纳尔·桑托斯医疗中心等多家医院合作。
吸烟、电子烟与中风
何塞·米格尔·梅德拉诺博士(Dr. Jose Miguel Medrano): 传统香烟是公认的中风重大风险因素。香烟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会损伤血管,导致动脉硬化(动脉变硬变窄)并增加血栓形成概率。这种损伤会影响供应大脑的脑动脉,大幅提高缺血性中风(血流阻塞导致)和出血性中风(脑内出血导致)的风险。
此外,吸烟会升高血压——中风的主要独立风险因素。即使二手烟暴露也与中风风险增加相关,凸显烟草燃烧产物的系统性危害。戒烟是个人能采取的最有效生活方式改变之一,可立即显著降低中风风险。
尽管常被宣传为更安全的替代品,但电子烟( vaping)并非零风险。新研究显示,电子烟正与不良心血管结局产生越来越强的关联。
电子烟液通常含尼古丁——一种强力血管收缩剂,会急性升高血压和心率,给心血管系统带来压力。此外,气溶胶中的化学物质和超细颗粒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内衬损伤),与香烟烟雾的初始损伤类似。
新兴研究表明,电子烟使用(尤其在年轻人群中)与中风风险升高相关,尽管长期影响仍在调查中。现有证据强烈表明,传统吸烟和电子烟使用均对脑血管健康构成可测量的严重威胁,会提高个体一生中风发生概率。
何塞·米格尔·梅德拉诺博士是菲律宾中风学会秘书兼董事会受托人、菲律宾神经病学协会中风委员会秘书,同时担任菲律宾神经重症医学会继续专业教育官及董事会成员。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