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中心房颤动与血栓栓塞风险评估的影像学技术比较Atrial fibrillation and thromboembolic risk in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Imaging | Full Text

心脑血管 / 来源:jcvi.biomedcentral.com韩国 - 英语2025-09-25 13:16:05 - 阅读时长2分钟 - 834字
本文系统综述了多种影像学技术在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风险分层中的关键应用价值,详细阐述了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道超声、心脏磁共振成像及心脏CT等模态的核心特征、风险标志物识别标准及其临床指征,包括左心房直径超过45毫米显著增加房颤风险、左心房容积指数大于34毫升/平方米可预测新发房颤等关键数据,为心血管临床实践提供了基于循证医学的精准风险评估工具,对优化抗凝治疗策略和预防脑卒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肥厚型心肌病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道超声心脏磁共振心脏CT影像学技术风险评估健康
肥厚型心肌病中心房颤动与血栓栓塞风险评估的影像学技术比较
影像方式 关键特征 识别的风险标志物 临床应用
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 左心房直径和容积
二尖瓣反流严重程度和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心房应变
左心房直径 > 45 毫米 → 房颤风险增加(三至四倍),建议每6-12个月进行48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
左心房容积指数 > 34 毫升/平方米 → 预测新发房颤,敏感性82%,特异性73%
左心房容积指数 < 37 毫升/平方米 → 房颤阴性预测值92%
左心房应变 < 23% → 新发房颤
左心房应变 < 17% → 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
用于左心房结构和功能重塑的初步筛查和常规监测
经食道超声 (TEE) 左心耳形态和血栓
左心耳血流速度
左心耳排空速度 < 20 厘米/秒 → 血栓、自发性声学对比及栓塞风险增加 心脏复律/消融术或左心耳封堵术前评估
左心耳血栓识别
心脏磁共振 (MRI) 心肌纤维化评估金标准(延迟钆增强)
左心房容积和功能
延迟钆增强 > 14.4% → 血栓栓塞风险增加
延迟钆增强每增加10% → 房颤风险约增加1.8倍
左心房应变降低 → 房颤/血栓栓塞风险增加
心尖动脉瘤检出 → 血栓栓塞风险增加
基于纤维化的房颤/血栓栓塞风险分层
左心房功能和应变评估
心脏CT 左心耳解剖高分辨率三维可视化
延迟对比增强成像检测血栓
左心耳射血分数(尚未广泛应用)
左心耳血栓诊断准确率 > 99%
左心耳射血分数 < 40% → 血栓栓塞风险增加
左心耳血栓和解剖的无创评估(经食道超声替代方案)
左心耳封堵术规划

注:AF为心房颤动,CT为计算机断层扫描,ECG为心电图,HCM为肥厚型心肌病,LA为左心房,LAA为左心耳,LGE为延迟钆增强,LVOT为左心室流出道,MR为二尖瓣反流,MRI为磁共振成像,NPV为阴性预测值,SEC为自发性声学对比,TEE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TE为经胸超声心动图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