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研究发现,儿童时期的孤独感与成年后认知能力下降和痴呆症风险增加相关。
该研究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结果显示17岁前感到孤独或缺乏亲密友谊的人群,即使成年后不再孤独,罹患痴呆症的可能性仍更高。
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孤独研究中心主任安德烈娅·威格菲尔德教授表示,鉴于成人孤独与认知能力下降之间已建立的明确关联,童年孤独与晚年认知衰退及痴呆症风险的联系并不意外。她指出:"我们已知早期情感依恋和儿童建立的社会关系会影响其日后孤独概率。"
据乐施会六月发布的民调,英国近半数Z世代(13至28岁人群)正经历孤独感。该群体被称作"最孤独的一代",相比同龄时期的前几代人,他们更容易陷入绝望和焦虑。
威格菲尔德教授补充道:"尽管孤独是正常人类情绪,是促使我们拓展社交的信号,且可能随时影响任何人,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各年龄段孤独体验呈上升趋势。传统上孤独多关联老年人,但近期研究显示18至24岁青年最易孤独,45至65岁中年群体孤独现象也日益凸显。"她强调新冠疫情后儿童孤独研究持续增加,"儿童幼年玩耍及建立有意义关系的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远超其孤独体验本身。"
英国全国防止虐待儿童协会(NSPCC)的儿童热线去年报告与孤独相关的咨询电话激增,超过4500通。该服务负责人肖恩·弗里克尔表示:"孤独处理不当会对心理健康和整体福祉产生广泛负面影响。"
这项分析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的研究,将童年孤独定义为频繁自述的友谊缺失感。研究建议:"旨在预防和减少孤独的公共卫生举措应从幼年开始,以减轻其对认知健康和福祉的长期影响。"
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指出,参与社交活动有助于增强大脑韧性及应对疾病能力。该慈善机构估算英国痴呆症患者已达98.2万人。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