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症认知要点
痴呆症存在七个发展阶段。
- 痴呆症是描述脑细胞损伤导致记忆丧失、语言障碍、判断力受损等日常功能障碍的综合术语。根据2016年研究,美国65岁以上人群中有十分之一患有此症。
- 典型症状包括:
- 记忆障碍
- 语言交流困难(用词困难、重复)
- 注意力涣散
- 判断力衰退
- 任务执行障碍
- 视觉认知障碍
- 病因涉及神经元损伤,当脑细胞受损后将失去与其他细胞的通讯功能。
痴呆类型解析
主要类型包括路易体痴呆、血管性痴呆和额颞叶痴呆。其他类型如帕金森病或亨廷顿病相关痴呆。"老年痴呆"是已弃用的旧称。
七个发展阶段
- 第1阶段:无认知衰退
- 第2阶段:轻度可疑衰退
- 第3阶段:轻度功能障碍(如日常物品遗失)
- 第4阶段:中度衰退(短期记忆丧失、个人细节遗忘)
- 第5阶段:中重度衰退(无法独立生活)
- 第6阶段:严重衰退(辨识亲友障碍)
- 第7阶段:极重度衰退(身体系统衰退)
危险因素
- 年龄因素
- 家族史
- 过量饮酒
- 动脉硬化
- 高血压
- 糖尿病
- 高胆固醇
- 吸烟
诊断流程
通过体格检查、记忆测试、影像学和血液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确诊过程可能耗时较长。
治疗方案
主要为支持性治疗:
- 药物:多奈哌齐(安理申)、卡巴拉汀(艾斯能)等
- 环境调整
- 规律运动
- 社交互动
照护建议
家庭护理需建立支持网络,早期提供提醒帮助,后期需协助基本生活。建议获取医疗授权书,评估驾驶能力。
预防措施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避免头部创伤,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风险。
预后评估
生存期差异显著,从1-2年到15年不等,平均诊断后4-8年。死亡主因为感染并发症。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