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更新时间:2025-06-22 00:15:25
编码XN0FZ
子码范围XN0M3 - XN0M3

核心定义

一、病原体基本信息

1. 分类与类型
  • 分类
    • :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 :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
    • :肠杆菌目(Enterobacterales)
    •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
    • :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
    • :包括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布雷克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braakii)、杨葛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youngae)、沃克曼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werkmanii)等。
2. 形态与结构
  • 形态特征
    • 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短杆状或稍长,两端钝圆。
    • 特殊结构:多数菌株具有周生鞭毛(可运动)、部分菌株可能形成荚膜。
    • 遗传物质:DNA,单链环状染色体,部分菌株携带耐药性相关质粒。
3. 传播途径
  • 主要途径
    • 环境接触:通过污染的水、土壤或医疗设备传播。
    • 粪-口途径: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中,肠道定植菌可能引发内源性感染。
    • 医源性传播:留置导管或侵入性操作导致尿路或血液感染。

二、致病机制

1. 宿主与靶细胞
  • 宿主范围:人类及多种动物(如鱼类、虾类)。
  • 靶向组织:泌尿道、血液、伤口或免疫抑制患者的全身感染。
2. 感染过程
  • 定植与侵袭
    • 在肠道或泌尿道黏膜表面定植,通过分泌黏附因子黏附上皮细胞。
    • 产生生物膜增强耐药性,逃避宿主免疫清除。
3. 免疫逃逸
  • 耐药机制
    • 通过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如AmpC酶)水解头孢类抗生素。
    • 部分菌株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如blaNDM-1),导致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

三、医学临床关联

1. 相关疾病
  • 典型疾病
    • 尿路感染(UTI)、败血症、术后伤口感染、腹腔内感染。
    • 免疫缺陷患者中可引发全身性感染(如肺炎、脑膜炎)。
  • 临床表现:发热、脓尿、局部化脓性病变,严重时出现脓毒症。
2. 诊断方法
  • 实验室检测
    • 生化鉴定:利用柠檬酸盐利用试验(柠檬酸盐作为唯一碳源)、硫化氢产生试验、卫矛醇反应等区分种间差异。
    • 分子检测:16S rRNA基因测序或PCR检测种特异性基因(如Citrobacter属相关保守序列)。
    • 培养特征:在麦康凯琼脂或沙门氏-志贺氏(SS)琼脂上形成无色菌落,氧化酶阴性。
3. 治疗与预防
  • 常见抗病原体药物
    • 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但需警惕耐药株)。
    • 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
    • 针对产AmpC酶菌株:头孢吡肟或头孢他啶联合酶抑制剂(如舒巴坦)。
  • 预防措施
    • 加强手卫生与医疗器械消毒,减少院内感染风险。
    • 免疫缺陷患者需监测肠道菌群变化,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
  • 耐药数据
    • 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如blaCTX-M、blaNDM)在全球范围内扩散,需定期监测耐药性。

四、参考文献

  1. Brenner DJ, et al. Citrobacter spp. in clinical microbiology: a review of their role as human pathogens. Clin Microbiol Rev. 1993;6(3):248-267.
  2. 何晓青. 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的分类与鉴定.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5,15(12):1535-1536.
  3. 吕芝平, 等. 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微生物学通报, 2005,32(5):108-112.
  4. 张晓莉, 等. 质粒介导的多重耐药弗氏柠檬酸杆菌耐药机制研究.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2,32(3):215-220.

说明

以上内容基于用户提供的资料及权威文献整理,重点突出柠檬酸杆菌的分类、致病机制及临床应对策略。所有信息均引用自微生物学权威期刊及分类学研究,确保科学性与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