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名女子下班途中买了两斤柿子,当晚食用六七个后,第二天就出现胃疼、反酸等症状,经诊断,胃里有两个结石。为什么吃了柿子就长结石?我们是不是不能吃柿子了?今天就好好来分析分析。
食用柿子要适量
柿子含有大量鞣酸,短时间内大量食用会刺激胃黏膜分泌大量胃酸,鞣酸在胃酸作用下与果酸形成结石。所以食用柿子要适量,避免一次性食用过多。 柿子中的鞣酸含量较高,这是一种具有收敛性的物质。
当我们短时间内大量食用柿子时,比如像新闻中的女子一口气吃六七个,胃黏膜就会受到刺激。胃黏膜为了应对这种刺激,会分泌大量的胃酸。而鞣酸在胃酸的环境下,就会变得活跃起来,它会与果酸和在胃里的其他食物相结合。
这种结合并非是无害的,它们会逐渐形成一种类似结石的物质。就像我们把一些小的颗粒聚集在一起,越聚越多就形成了较大的块状物,在胃里就是胃石。这种结石一旦形成,就会对胃的正常功能产生影响,比如阻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和排空,引起胃部的不适。所以,为了我们的胃部健康,食用柿子时一定要控制量,切不可贪吃。
避免空腹食用柿子
空腹不宜食用柿子,因为空腹时胃酸分泌较多,更容易促使鞣酸与其他物质结合形成胃石。 在空腹状态下,我们的胃部处于一种较为特殊的生理状态。此时,胃酸的分泌量相对较多。这是身体的一种自然机制,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食物消化工作。当我们在空腹时食用柿子,大量的鞣酸进入胃部。此时胃酸已经处于较高水平,鞣酸在这种高胃酸的环境中,就像是遇到了“最佳搭档”,它们结合的速度会加快。
而且,空腹时胃里没有其他食物来缓冲或者干扰这种结合过程,使得鞣酸更容易与果酸、或者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从而加速胃石的形成。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空荡荡的容器,当放入容易相互作用的物质时,它们之间的反应就会更加直接和迅速。所以,为了避免胃石的形成,我们一定要避免空腹食用柿子,应该在进食一些其他食物之后,再适量食用柿子。
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如果食用柿子后出现胃疼、胃胀、反酸等症状,很可能是胃石形成或胃部出现其他问题,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采用网络方法处理。如果是胃石,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变得更大,对胃的损伤也会加重;如果是其他胃部疾病,也可能会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而恶化。所以,一旦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就医,通过专业的检查,如胃镜等,来确定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胃石形成速度可能很快
胃石形成速度可能很快,像该女子前一晚吃柿子,第二天就可能已经出现胃石,所以一旦有相关不适症状,不要拖延,尽早检查和治疗,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如胃镜、腹部超声等,来确定是否有胃石形成以及胃石的大小、位置等情况,然后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比如内镜下取石等。如果不及时检查和治疗,胃石可能会不断增大,对胃部的影响也会越来越严重。可能会导致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
总之,无论吃什么东西都要适量,食用柿子时避免空腹食用,并且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胃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