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公共马桶座安全吗——还是悬空更好?专家解释Is it safe to sit on a public toilet seat – or best to hover? An expert explains

环球医讯 / 健康研究来源:sg.news.yahoo.com澳大利亚 - 英语2025-09-19 21:28:42 - 阅读时长3分钟 - 1122字
本文由邦德大学基因组学与分子生物学副教授洛蒂·塔朱里撰写,深入解析公共厕所微生物风险,指出马桶座并非最脏部位,真正威胁来自冲水气溶胶、门把手及手部卫生疏忽;研究证实健康人群坐马桶座感染风险极低,但强调正确洗手、避免使用烘手机和定期清洁手机等关键防护措施,并警告悬空如厕可能导致盆底肌紧张及尿液喷溅,为公众提供科学实用的公共卫生指南,全文基于《对话》杂志授权发布。
公共马桶健康风险病菌传播微生物肠道细菌皮肤细菌寄生虫卵防护措施卫生习惯盆底肌健康
坐公共马桶座安全吗——还是悬空更好?专家解释

如果你是需要频繁如厕的家长或慢性病患者,可能早已摸清了周边尚可使用的公共厕所。但有时别无选择,只能使用看起来数周未清洁的马桶。你是否该鼓起勇气直接坐下?即便表面相对干净,你是否仍担心坐上马桶座会致病?

公共厕所存在哪些物质?

健康成年人每日排尿超1升、排便超100克。所有人均会通过粪便和尿液排出细菌与病毒,部分残留于马桶中。腹泻患者如厕时可能释放更多有害微生物(细菌和病毒)。当多人使用且清洁频次不足时,公共厕所易成为“微生物聚集地”。

马桶座上存在哪些病菌?

马桶座及周边区域已检出多种微生物,包括:

  • 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肠球菌,以及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等病毒,可引发呕吐腹泻型胃肠炎;
  • 皮肤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含多重耐药菌株),以及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等致病菌;
  • 粪便携带的寄生虫卵和原生动物单细胞生物,可导致腹痛。

此外,马桶边缘下方及表面常形成由多种病菌构成的生物膜。

马桶座是最脏部位吗?

并非如此。最新研究表明,公共马桶座的微生物数量通常少于其他区域,如门把手、水龙头和冲水杆。这些部位常被未洗手者频繁触碰。

如何传播病菌?

公共厕所病菌可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 皮肤接触:坐上污秽座位或触碰把手会传播细菌。健康皮肤是良好屏障,但伤口可能使病菌侵入;
  • 触摸面部:如厕后未洗手即接触眼、口或食物,病菌可进入体内;
  • 吸入病菌:在狭小拥挤的卫生间中,可能吸入马桶冲水气溶胶或烘手机吹出的微粒;
  • 马桶水溅:多次冲水后病菌仍可能存留水中。

用肥皂和水洗手是有效防护方式。

如何保障安全?

以下简易措施可降低风险:

  • 使用马桶垫纸或在座位铺卫生纸后再坐下;
  • 若马桶有盖,用酒精湿巾擦拭后关闭再冲水,以减少气溶胶暴露(但无法完全阻断传播);
  • 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至少20秒;
  • 随身携带免洗洗手液或抗菌湿巾以备无肥皂时使用;
  • 尽量避免使用烘手机(可能扩散病菌),改用纸巾擦干;
  • 定期消毒手机并避免在厕所使用(手机易沾染细菌,尤其在厕所使用时);
  • 使用婴儿换尿布台前后均需清洁,并始终洗手或消毒。

坐公共马桶座是否安全?

对多数健康人群而言,坐公共马桶座风险极低。若为安心,可用酒精湿巾擦拭或使用马桶垫纸。

多数感染并非来自座位本身,而是脏手、门把手、冲水气溶胶及厕所内使用的手机。与其担忧就坐,不如专注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选用纸巾而非烘手机、必要时清洁座位、保持手机洁净。

请切勿悬空如厕——这会紧张盆底肌,导致膀胱无法排空,并可能意外喷溅体液。

作者简介

洛蒂·塔朱里(Lotti Tajouri)为澳大利亚邦德大学基因组学与分子生物学副教授、生物医学科学专家。本文首发于《对话》杂志,经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授权转载。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