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发现是如何进行的?新药研发的复杂旅程全景
2025年11月15日 • 阅读时间4分钟
每种新药的研发都需要投入数十亿美元资金和十余年研究时间,理解药物发现是如何进行的对于认识医学创新至关重要。这一过程涉及从实验室到患者护理的严格多阶段旅程,失败率极高。
快速概览
药物发现是一个多步骤过程,包括靶点识别、先导化合物筛选与优化、临床前测试、多阶段临床试验、监管审查以及上市后监测。
关键要点
- 靶点识别:过程始于识别在疾病中起关键作用的特定生物靶点,如蛋白质。
- 化合物筛选:使用高通量和计算方法筛选数百万种化合物,寻找能与靶点相互作用的初始"命中"化合物。
- 临床前测试:在人体试验开始前,有前景的先导化合物在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中接受安全性、有效性和剂量评估。
- 临床试验:药物在三个阶段的人体试验(I-III期)中测试,以证明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收集关于其效果的广泛数据。
- 监管审查:成功完成试验后,FDA等监管机构审查数据,确定药物的益处是否大于风险以批准上市。
- 高失败率:只有极少数候选药物能成功通过所有阶段,使这一过程漫长、昂贵且高风险。
- 技术进步: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模拟方法正越来越多地用于加速和优化发现过程的部分环节。
本文内容
制药行业的核心使命是开发疾病的新治疗方法,这一过程既具挑战性又成本高昂。平均而言,将一种新药推向市场可能需要10至15年时间,耗资超过10亿美元,而进入早期发现阶段的化合物成功率不到1%。整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旅程,需要来自各学科科学家的协作。
阶段1:靶点识别与验证
每种新药的研发旅程都始于深入探究疾病的根本原因。这一阶段通常由学术研究启动,涉及识别在疾病病理中起关键作用的特定生物靶点——如蛋白质、酶或基因。例如,在癌症研究中,靶点可能是调节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蛋白质。科学家使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细胞分析等先进技术来精确定位和确认这些靶点。目标是找到一个"可成药"靶点,即其活性可以通过治疗分子安全有效地调节。靶点验证确保改变靶点功能会产生预期的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发无效药物的风险。
阶段2:先导化合物发现与优化
一旦获得经过验证的靶点,寻找潜在药物分子的搜索就开始了。此阶段专注于寻找能与靶点相互作用的初始化合物,称为"命中"化合物。用于筛选庞大化学库的几种方法包括:
- 高通量筛选(HTS):一种自动化过程,快速测试数百万种小分子对生物靶点的作用,以找到少数有前景的候选物。
- 计算机辅助筛选(In Silico):利用强大计算机和算法,筛选化合物的虚拟库以预测与靶点的结合相互作用,节省大量时间和资源。
- 基于片段的筛选:筛选与靶点微弱结合的非常小分子(片段),然后将其用作构建更有效化合物的积木。
在识别出命中化合物后,过程进入"命中转先导"和"先导优化"阶段。在此期间,药物化学家改进初始化合物,提高其效力、选择性以及整体"类药"特性,如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这一迭代过程旨在将有前景但不完美的命中化合物转化为准备进入下一阶段的稳健候选物。
阶段3:临床前研究
在进行任何人体测试之前,候选药物需接受广泛的临床前研究,以收集关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此阶段涉及体外(实验室细胞研究)和体内(动物模型)测试。
- 药理学研究:确定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对疾病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
- ADME和毒理学研究:评估药物如何被吸收、分布、代谢和从体内消除,并评估潜在毒性。
如果临床前数据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证据,研究人员会向FDA等监管机构提交研究性新药(IND)申请,寻求开始人体临床试验的许可。
阶段4: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是在人体中进行的一系列对照研究,分为四个阶段,以确认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I期:安全性和剂量
- 参与者:20-100名健康志愿者。
- 目的:评估药物的安全性、耐受性以及人体如何处理药物(药代动力学)。
II期:有效性和副作用
- 参与者:100-500名患有目标疾病的患者。
- 目的:评估药物的有效性并继续监测副作用。研究人员还确定最佳剂量。
III期:确认有效性
- 参与者:300-3,000名患者,通常进行大规模多中心研究。
- 目的:将药物疗效与现有治疗或安慰剂进行比较以确认其有效性,并在多样化患者群体中收集广泛的安全性数据。
阶段5:监管审查与批准
成功完成III期试验后,所有数据被编入新药申请(NDA)并提交给适当的监管机构,如美国FDA。该机构的审查团队严格评估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制造质量。最终决定基于有利的风险-效益比。
即使获得批准,IV期或上市后监测仍将继续监测药物在更广泛人群中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
药物发现方法比较
| 方面 | 传统发现(20世纪前) | 现代发现(靶向型) |
|---|---|---|
| 起点 | 观察自然(植物、动物),试错法。 | 识别和验证特定生物靶点。 |
| 方法论 | 偶然发现,从天然来源分离活性成分。 | 系统筛选庞大化学库,通常自动化和计算机辅助。 |
| 重点 | 识别具有理想治疗效果的物质,不一定了解其机制。 | 针对已知分子机制,精确调节疾病通路。 |
| 关键技术 | 植物学知识,基本化学分离。 | 高通量筛选、基因组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建模。 |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模拟方法的作用
人工智能(AI)和计算方法(in silico方法)正越来越多地整合到药物发现的每个阶段,以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AI帮助分析海量数据集,以识别新型药物靶点,预测化合物的疗效和毒性,并设计具有所需特性的新分子。虽然AI加速了早期筛选阶段,但它并不能替代严格的实验测试,而是通过提供有价值的预测见解来补充实验。
结论:协作与演进的过程
最终,药物发现是如何进行的这一旅程揭示了一个以高风险和巨大智力投入为特征的过程。从研究实验室中的最初创意火花到患者可获得的药物,这一过程涉及多个学科的细致协作旅程。尽管充满挑战和高失败率,但技术的持续进步,特别是人工智能,正不断提**率并加速向需要者提供新疗法的速度。
常见问题解答
药物发现过程需要多长时间?
完整的流程,从最初发现到市场批准,通常平均需要10至15年。
为什么药物发现如此昂贵?
高成本源于多种因素,包括漫长的研发周期、庞大的研发工作以及潜在药物候选物在各个阶段的高失败率。
什么是"可成药"靶点?
"可成药"靶点是一种生物分子,如蛋白质,其功能可以通过药物分子调节以产生治疗效果。
什么是高通量筛选(HTS)?
HTS是在药物发现早期阶段使用的自动化过程,用于快速筛选大量化合物库以寻找潜在的治疗活性。
动物测试在药物发现中的作用是什么?
动物测试或体内研究是临床前研究的一部分,用于在人体试验前收集关于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和其在活生物体内行为的关键数据。
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有什么区别?
临床前研究涉及实验室和动物测试,而临床试验则在人体受试者中测试潜在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人工智能和in silico方法如何帮助药物发现?
人工智能和in silico(基于计算机的)方法通过识别潜在靶点、预测分子特性以及简化化合物筛选来加速药物发现,最终减少时间和成本。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