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们早已知晓抗抑郁药会对心血管和代谢健康产生副作用。但英国研究团队的一项重要分析首次整合了150多项临床试验数据,对数十种抗抑郁药的生理副作用进行了系统比较。
本周发表在《柳叶刀》上的这项研究详细阐述了每种药物如何影响体重、血压、心率、胆固醇及其他健康指标。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家、主要作者托比·皮林杰博士表示,最终成果类似于基于副作用特征的30种抗抑郁药“体育联赛排名表”。“这种规模的分析前所未有,此前从未有人为体重增加量或胆固醇上升幅度提供具体数值。”他指出。
研究数据主要基于8周药物试验,总计涵盖58,000多名患者。分析显示,美国最常处方的抗抑郁药——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舍曲林和氟西汀——生理副作用相对较少。其他药物,尤其是部分老药,表现出更显著的影响。例如,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去甲替林的患者,平均心率可能比服用SSRI类氟伏沙明的患者高出20次/分钟;某些药物可能导致体重平均增减四磅。
皮林杰强调,研究目的并非将某些抗抑郁药标定为更优。“某种对一人有害的药物可能对另一人有益,关键信息在于此,而非点名批评特定药物。”他表示,希望这些数据能帮助处方医生和患者基于患者基础健康状况及希望规避的副作用,做出个性化用药决策。事实上,他与同事已开发免费数字工具,供全球临床医生创建用药“菜单”。
未参与该研究的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尼娜·克拉古利亚克博士认为研究完成度高且结果总体令人安心。“令我惊讶的是副作用并不严重,”身为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研究委员会主席的克拉古利亚克说。但她强调“副作用本身不应主导临床决策”,因研究结果反映的是平均值而非个体差异。“副作用并非在每位患者身上出现,也不应成为人们拒绝服药的理由。”
研究存在明显局限:尽管许多人长期服用这些药物数月或数年,但数据主要来自8周随机对照试验。哥伦比亚大学精神病学教授大卫·赫勒斯坦指出,某些导致患者停药的突出副作用(如性功能影响、胃肠道问题及“情感钝化”——即情绪被抑制的感觉)未被评估。他认为研究中详述的多数副作用早已广为人知,但成果仍将是患者和处方者的“实用参考点”。“总体而言,这些药物在多数生理参数上相当安全,尤其是SSRIs和SNRIs(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等较新药物),”他补充道。但他警告,对特定人群副作用可能显著,“会影响医生选药或患者偏好”。
赫勒斯坦还指出副作用未必全是负面。他举例称有位抑郁症患者因病情体重骤减,使用能增重的抗抑郁药反而“有益健康”。“我不会称之为副作用,这是治疗的益处。”他说。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