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
硒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特性的必需营养素。研究表明,在危重患者中,硒补充可能是一种潜在的辅助疗法。
目的
我们旨在基于已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SRMAs),概述硒补充对成年危重患者的影响。
方法
对三个电子数据库(PubMed、Scopus、Web of Science)进行文献检索,截止时间为2022年7月。对于每个结果,使用随机或固定效应模型重新计算风险比(RRs)或均数差(MDs)及95%置信区间(CIs)。通过"A Measurement Tool to Assess Systematic Reviews" (AMSTAR2) 和 GRADE工具评估SRMAs的方法学质量和证据质量。
结果
共纳入17项荟萃分析中的24项RCT。低确定性证据显示硒补充可显著降低总死亡率(RR: 0.83, 95% CI 0.71, 0.98, P=0.024)和急性肾衰竭发生率(RR: 0.67, 95% CI 0.46, 0.98, P=0.038)。中等至极低确定性证据显示:对感染风险(RR: 0.92)、肺炎(RR: 1.11)、ICU住院时间(MD: 0.15天)、总住院时间(MD: -0.51天)和通气天数(MD: -0.98天)无显著影响。
结论
在证据质量较低的情况下,硒补充可能改善危重患者的死亡风险和急性肾衰竭,但对其他结局无显著作用。
引言
危重疾病会激活氧化应激网络,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硒作为抗氧化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控制免疫和炎症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危重患者常伴随血浆硒水平显著下降,低硒水平与感染并发症增加和死亡率升高相关。尽管已有多个系统综述探讨硒补充对危重患者的影响,但结论尚不一致。本研究通过伞状综述方法,系统评估硒补充对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研究注册与报告规范
本研究遵循Cochrane系统综述手册和GRADE方法,按照PRIOR框架进行注册(PROSPERO ID: CRD42022347493)。
文献检索策略
两名作者独立检索三个数据库,纳入符合条件的SRMAs(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并手工检索参考文献列表补充相关研究。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针对成年危重患者的SRMAs;(2)干预组接受肠外硒补充(剂量≥30μg/天);(3)报告总死亡率、28天死亡率、感染、急性肾衰竭、ICU和住院时间等主要结局的RR或MD值。排除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女性的研究。
数据提取与质量评估
两名作者独立提取数据,使用AMSTAR2评估方法学质量,通过GRADE评估证据确定性。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成,采用I²统计量评估异质性。
结果
研究选择
通过系统检索获得2472篇文献,最终纳入17项SRMAs(含24项RCT),涉及3714例患者。研究人群涵盖胃肠道出血、SIRS、脓毒症、创伤等多种危重疾病患者。
主要结果
总死亡率
16项RCT显示硒补充可显著降低总死亡率(RR: 0.83, 95% CI 0.71-0.98, P=0.024, I²=31.6%)。亚组分析显示日剂量>1000μg和对照组不含硒的研究效果更显著。
28天死亡率
21项RCT未显示显著差异(RR: 0.95, 95% CI 0.82-1.09, P=0.478)。
次要结果
急性肾衰竭
8项RCT显示高剂量硒显著降低急性肾衰竭风险(RR: 0.67, P=0.038)。亚组分析证实日剂量≤1000μg效果显著。
其他结局
未发现对感染(RR: 0.92)、肺炎(RR: 1.11)、ICU住院时间(MD: 0.15天)、总住院时间(MD: -0.51天)和通气天数(MD: -0.98天)的显著影响。
讨论
这是首个全面评估硒补充对危重患者影响的伞状综述。研究显示:
- 硒补充可降低总死亡率和急性肾衰竭风险(低确定性证据)
- 对其他临床结局无显著改善
- 高剂量(>1000μg/天)和无基础补硒方案效果更显著
机制可能涉及硒对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和抗炎特性。但受现有研究质量限制(大部分SRMAs质量为低至极低),尚需更多高质量RCT验证。
结论
基于当前证据,建议对危重患者谨慎使用硒补充,其在降低死亡率和急性肾衰竭方面的潜在益处需权衡现有证据的不确定性。未来需开展符合CONSORT声明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
伦理声明
本研究未涉及特殊伦理审批,数据均来自已发表文献。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