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tar研究所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靶向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中的特定裂口可有效杀死卵巢癌中保护肿瘤的巨噬细胞。这项发现为癌症治疗提供了全新的靶点,可能使卵巢癌及其他肿瘤对免疫治疗更加敏感。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癌症免疫治疗研究》期刊。
研究显示,虽然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通常具有抑制癌症的作用,但通过靶向其特定蛋白裂口,可关闭其保护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功能,同时保留其抑癌特性。该研究首席作者、Wistar研究所执行副院长Luis Montaner博士指出:"这是首个针对实体瘤(卵巢癌)的特殊治疗靶点,具有开创性意义。"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具有双重特性:部分促进免疫应答,而另一类则通过抑制免疫反应保护肿瘤微环境。既往研究虽证实可用药理学方法靶向此类细胞,但难以避免同时消灭具有免疫防御功能的巨噬细胞。新发现的靶向机制可精准清除肿瘤保护性巨噬细胞,使肿瘤细胞暴露于免疫攻击之下。
该发现源于Montaner团队对HIV的研究。他们在观察HIV感染中巨噬细胞生存机制时,发现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在巨噬细胞存活中起关键作用。后续实验证实,阻断该蛋白的特定裂口可破坏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生存机制而不影响蛋白本体功能。动物实验显示,该方法可显著缩小肿瘤体积。
研究团队历时10余年验证该机制的可靠性。Montaner强调:"这项发现完全颠覆了传统认知,每项新实验结果都反复印证了这一突破性结论。"目前团队正研究该靶点在急性髓系白血病、胰腺癌中的应用,并探索与免疫疗法的联合治疗方案。
研究合作方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等机构。项目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多项基金支持。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