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医生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工智能认证流程的看法Q&A: A doctor's opinion on the FDA AI certification process | Mobi Health News

AI与医疗健康 / 来源:www.mobihealthnews.com美国 - 英语2025-09-15 18:54:21 - 阅读时长2分钟 - 764字
本文通过纽约布朗克斯区域卫生信息组织首席医疗官Erik Langhoff博士的访谈,深入探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认证流程、监管挑战与消费者保护机制。重点分析了AI医疗设备认证的快速扩展趋势、算法偏差风险、罕见疾病数据覆盖不足问题及医疗AI产品责任归属等核心议题,揭示了传统药物审批体系与AI技术监管模式间的根本性差异,并提出建立透明化认证标准的必要性。
医疗AIFDA认证健康放射影像心脏病学神经学审批效率算法透明度医疗责任界定罕见病诊断动态认证机制
问答:医生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工智能认证流程的看法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7月,该机构已认证超过1,200项人工智能医疗应用。其中77%涉及放射影像领域,9%应用于心脏病学,4%用于神经学领域。作为对比,过去25年间FDA每年仅批准18至60种化学或生物类药物。

纽约布朗克斯区域卫生信息组织首席医疗官Erik Langhoff博士指出,医疗AI认证面临三重挑战:

  1. 审批效率与规模:传统药物审批平均耗时10年且耗资数亿美元,而医疗AI需快速迭代以避免技术过时。当前认证速度虽快,但FDA人员配置与专业能力能否支撑持续增长的认证需求尚存疑问
  2. 算法透明度:类比亨氏番茄酱1870年首创的产品成分标注制度,医疗AI需建立类似的产品说明书机制,明确标注数据来源、验证成本、功能限制及更新维护计划等核心信息
  3. 医疗责任界定:当AI诊断产生偏差结果时,现有"柠檬法"等产品责任法律难以直接适用。例如谷歌皮肤病诊断AI虽能识别60种皮肤疾病,但训练数据中仅3.5%包含深肤色患者影像(Fitzpatrick皮肤分型5-6型),引发少数族裔医疗公平性质疑

针对罕见病诊断保障问题,Langhoff以Nature Medicine刊发的皮肤病AI研究为例,强调医疗AI开发需建立"代表性数据标注"制度。该研究虽展现强大诊断能力,但训练数据中深肤色患者样本严重不足,凸显算法偏差风险。文中引用一位罕见病患者的质问:"这台机器能识别我的疾病吗?"直指医疗AI的包容性缺陷。

作者特别指出,医疗AI监管需走出传统药物审批框架,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建立动态认证机制。参议院2025年4月通过的《医疗科技投资法案》(S.1399)已要求建立AI医疗设备医保报销路径,预示监管体系的持续革新。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