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市——据胡志明市卫生部门通报,因食用该市两家店铺售卖的越南三明治(bánh mì)而出现食物中毒的人数已升至316人。当局通过患者血液和粪便培养检测,确认致病原为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及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 spp.)细菌。
上周,逾200人因食用品牌名为“碧姑蛙式三明治”(Bánh mì cóc cô Bích)的三明治后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和发热等症状而住院。这两家店铺分别位于胡志明市和盛坊阮太师街及平利中坊黎光定街。目前多数患者已出院,约60人仍在接受治疗。
其中一名重症患者因合并肺炎、高血压及心房颤动等基础疾病,正在嘉定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救治。截至周三,该患者已脱离呼吸机且生命体征稳定。卫生部门已指令各医院及胡志明市疾病控制中心协同牛津大学临床研究中心,对分离菌株进行微生物培养及基因测序以明确病因。
调查显示,阮太师街的三明治店铺面积约20平方米,现场加工鸡肉、黄油和泡菜等原料,部分采购食材无发票或来源证明。位于黎光定街的分店尚未办理营业执照,目前两家店铺均已停业。胡志明市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已采集两家店铺的食品样本进行检测溯源。
该机构表示:“本次事件感染人数多且含重症病例,因发生在社区环境中,追踪统计患者数据存在难度。”机构建议市政府责成相关部门协同调查,卫生部门则需持续更新患者清单供流行病学分析。
胡志明市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杜文勇博士解释,沙门氏菌存在于部分牲畜及家禽肠道中,肉类和蛋类易受污染。食用未充分灭菌的禽肉蛋制品(尤其免疫力较弱的儿童)可能导致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消化科专家武登全博士指出,感染通常伴随腹泻、腹痛、发热、恶心、呕吐、寒战及便血等症状,病程持续数天至一周,肠道功能恢复前腹泻可能持续。健康人群经适当抗生素治疗、补液及电解质补充后数日内可康复,但老年人、幼儿及基础疾病患者可能出现脓毒性休克、败血症、脱水导致的急性肾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另据调查,11月10日东兴顺坊永恒实力越南股份公司50名员工午餐后出现恶心、腹痛、红疹及面部瘙痒等症状而入院,目前多数已稳定出院。该公司当日为410名员工提供由合规餐饮供应商制作的午餐,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正采集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以确定病因。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