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空气栓塞Cerebral air embolism | Radiology Reference Article | Radiopaedia.org

心脑血管 / 来源:radiopaedia.org国际 - 英语2025-08-27 15:35:45 - 阅读时长2分钟 - 538字
该文系统阐述了脑空气栓塞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病理机制,重点分析了医源性因素引发的动脉/静脉空气栓塞风险。文中指出神经外科和心脏手术为高风险操作,中心静脉导管放置或移除等医疗行为也可能导致栓塞。CT和MRI影像特征显示栓塞可呈现脑梗死分水岭分布,治疗以高压氧疗法为主,早期诊断需警惕反常栓塞可能性。
脑空气栓塞医源性并发症临床表现病理机制反常栓塞机制影像学特征治疗与预后鉴别诊断高压氧疗法健康
脑空气栓塞

脑空气栓塞

最后修订:Giorgio Maria Agazzi(2025年8月22日)

脑空气栓塞虽罕见但可能致命。栓子来源包括静脉或动脉途径,通常属于医源性并发症。

流行病学

确切发病率尚不明确,但多项研究提示存在漏诊现象。回顾性研究显示,约35%的反常脑静脉栓塞病例仅在尸检或神经功能恶化后被发现。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具有非特异性,包含意识模糊、运动无力、意识水平下降、癫痫发作及视力丧失等症状。

病理机制

当空气进入血管且存在压力梯度时即可形成栓塞。常见多系统受累,动脉微栓塞可能引发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神经外科/心脏手术中若开放性穿刺针在肺静脉内操作,或中心静脉导管操作不当均可能引发该症。

反常栓塞机制

系统性静脉空气可通过右向左分流通道(如心脏房间隔缺损、肺动静脉瘘)进入动脉系统。右心压力升高可导致卵圆孔未闭(尸检发现率达35%)。

影像学特征

气体分布具有多样性,可能仅表现为广泛脑梗死征象(分水岭分布)。

CT检查

急性期可能仅在肺窗观察到低密度气体影。

MRI检查

主要用于评估栓塞引发的脑梗死并发症。

治疗与预后

主要采取支持治疗,但高压氧疗法的有效性证据正逐步增加。早期识别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鉴别诊断

需与颅内积气、静脉窦脂肪栓塞相鉴别。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