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Dennis Thompson HealthDay Reporter
星期四,2025年8月28日(HealthDay新闻)—— 最新研究显示,生活目标感不仅带来个人满足感,更可能成为抵御痴呆症侵袭的大脑保护屏障。
在《美国老年精神病学杂志》10月刊发表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报告称,具有较高生活目标感的人群患轻度认知障碍或痴呆症的风险降低约28%。这种保护效应跨越所有种族群体,并在存在其他痴呆症风险因素(包括阿尔茨海默病)时依然显著。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系教授、资深研究员Aliza Wingo博士表示:"我们的发现表明,生活目标感能帮助大脑在衰老过程中保持韧性。"她补充道,即使是携带阿尔茨海默病遗传风险的人群,目标感也与疾病发作时间延后和更低的痴呆症发生率相关。
该研究追踪了2006至2020年间参与联邦健康与退休研究的13,000余名美国45岁以上成年人。研究人员通过包含七项问题的幸福感问卷评估参与者的生活目标感,问题包括:"我积极执行自己制定的计划"、"我的生活有明确方向和目标"等。
结果显示,目标感较强者的大脑衰老或痴呆症风险显著降低。在八年追踪期内,这些人的认知衰退发生时间平均延后1.4个月——相较于目前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而言,这是一个具有临床意义的时间跨度。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公共卫生研究员、首席调查员Nicholas Howard指出:"尽管lecanemab和donanemab等药物可轻度延缓认知障碍症状,但伴随风险和高昂成本。生活目标感是免费、安全且人人可及的资源,人们可通过人际关系、目标设定和有意义的活动来构建这种保护机制。"
研究人员指出,多种活动能培养生活目标感,包括:
- 与亲友建立深厚联系
- 从事工作或志愿服务
- 探索精神信仰或宗教
- 通过爱好或学习新技能追求个人目标
- 通过善举、照护他人或社会倡导帮助他人
研究团队成员、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神经学家Thomas Wingo博士强调:"这项研究令人振奋之处在于,人们或许能通过'思维训练'改善健康。生活目标感是可培养的品质——无论年轻或年长,现在正是思考人生意义的最佳时机。"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