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由伦敦大学学院(UCL)研究人员主导的大型临床试验新分析显示,最常见的抗抑郁药物之一舍曲林在两周内即可对核心抑郁和焦虑症状(包括情绪低落)产生适度改善。该研究发表于《自然·心理健康》期刊,分析了PANDA试验的结果。PANDA试验最早于2019年发布初步结果,发现舍曲林对焦虑症状的影响可能早于抑郁症状。研究人员此次采用了网络分析这一创新统计方法,深入探究特定症状对治疗的反应机制。
分析表明,服用舍曲林两周后,情绪低落和自杀念头等症状即出现改善,而药物副作用则导致性欲减退、食欲下降和疲劳等症状。这些副作用同时也是抑郁症的常见表现,可能干扰治疗效果的解读。
研究团队指出,初始分析中将所有抑郁症状整体评估的做法,掩盖了抗抑郁药对部分核心抑郁症状的益处。新分析发现,舍曲林的早期改善效果体现在悲伤感、自我厌恶、坐立不安和自杀念头上。
PANDA试验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测试舍曲林对抑郁症状患者的效果,涵盖英格兰地区症状从轻度至中度的广泛患者群。2019年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期刊的论文报告称,六周内舍曲林改善了焦虑症状并提升了整体心理健康,但抑郁症状需服药12周后才有显著改善。此次新分析基于试验中571名症状数据完整的参与者,表明舍曲林改善部分核心抑郁症状的速度比先前认知更快。
研究指出,性欲和睡眠障碍等恶化的躯体(生理)症状可视为抗抑郁药的副作用,但这些也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使治疗效果的解释更为复杂。
首席作者朱莉娅·皮亚扎博士(UCL精神病学系及UCL心理学与语言科学系)表示:“我们现在描绘出舍曲林对抑郁不同症状影响的更复杂图景。网络分析不再将抑郁和焦虑视为单一均匀的疾病,而是视为一组可因人而异的症状组合,这些症状随时间相互影响;例如,睡眠障碍可能导致注意力问题,进而影响自尊。我们的分析源于这一理论框架,旨在深化对PANDA试验结果的理解并增添细节。”
研究人员发现,舍曲林在两周内即可改善焦虑症状及抑郁的情绪症状,但对躯体症状有轻度恶化影响。躯体症状的影响在六周后趋于稳定,而情绪症状和焦虑的改善则从六周持续至12周。
皮亚扎博士补充道:“睡眠障碍和性欲减退等躯体症状的不良影响似乎在六周后稳定下来,随后被情绪症状(即抑郁的核心症状)的持续改善所抵消。”
抗抑郁药是抑郁症和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标准药物治疗方案。舍曲林属于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是应用最广泛的抗抑郁药类别。
共同作者、PANDA试验负责人格伦·刘易斯教授(UCL精神病学系)表示:“我们的发现提供了有力证据,继续支持为经历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患者开具舍曲林处方。这些结果将帮助患者和临床医生就治疗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共同资深作者让-巴蒂斯特·平戈教授(UCL心理学与语言科学系)指出:“我们发现舍曲林的益处可在服药后两周内被检测到。本研究之外,我们的结果凸显了在精神科新药研发和现有药物评估中考虑症状层面效果的重要性,这有助于我们理解药物作用机制及如何更好地帮助患者。”
本研究由惠康基金会资助,PANDA试验则由英国国家卫生与护理研究所(NIHR)及NIHR伦敦大学学院医院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提供资金支持。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