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介导的mRNA和microRNA转移是细胞间遗传信息交换的新机制

(PDF) Exosome-mediated transfer of mRNAs and microRNAs is a ...

瑞典英语生物医学
新闻源:www.researchgate.net
2025-08-13 07:58:35阅读时长2分钟773字
外泌体mRNAmicroRNA细胞通讯基因调控肿瘤微环境调控免疫调节基因治疗外泌体穿梭RNAesRNA

外泌体是由多种细胞释放的胞外囊泡,可介导细胞间通讯。本研究首次证实,来源于小鼠和人肥大细胞(MC/9、HMC-1及原代骨髓肥大细胞)的外泌体含有RNA。微阵列分析显示,外泌体中存在约1300种mRNA转录本,其中部分在供体细胞胞浆中未检出。体外翻译实验证实外泌体mRNA具有翻译功能。RNA质控分析发现,外泌体中含有包括microRNA在内的小RNA。通过将小鼠外泌体RNA转移至人肥大细胞,检测到受体细胞中新产生的小鼠蛋白,证明外泌体mRNA可被翻译。研究提出这些RNA可被命名为"外泌体穿梭RNA(esRNA)"。

实验通过密度梯度离心、电子显微镜及蛋白组学分析确认外泌体身份。LC-MS/MS技术鉴定出271种蛋白,其中47种在三次实验中均存在,60%与既往外泌体研究结果重合。RNA分析显示外泌体RNA不含核糖体RNA,但富含小RNA,且经RNase处理后仍完整,证明RNA位于囊泡内部。

研究进一步发现,外泌体携带121种microRNA,其中部分在供体细胞中低表达,表明存在选择性包装机制。外泌体RNA的跨物种传递能力通过放射性尿嘧啶标记实验验证:小鼠外泌体RNA可转移至小鼠和人肥大细胞(倍数变化11±3和12±3,p=0.02),但无法转移至CD4+ T细胞(倍数变化2±1,p>0.05)。

这些发现揭示了细胞通讯的新范式:外泌体作为RNA载体,可通过系统循环实现远距离基因调控。该机制在肿瘤微环境调控、免疫调节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同时为基于外泌体的基因治疗(如递送特定RNA或DNA)提供了理论基础。

(实验方法摘要)研究使用MC/9、HMC-1及骨髓肥大细胞系,通过超速离心纯化外泌体。RNA通过Trizol法提取,并利用Agilent 2100生物分析仪检测。mRNA功能验证采用兔网织红细胞裂解液翻译系统,结合二维电泳和LC-MS/MS鉴定新合成蛋白。MicroRNA分析采用miRCURY LNA芯片,检测到121种外泌体特异性microRNA。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