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子宫到健康:产前和围产期因素如何影响儿童心血管健康
撰稿人:Pooja N.博士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2日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东部马萨诸塞州Project Viva队列数据,首次系统揭示了产前和围产期因素对儿童心血管健康(CVH)从幼儿期到青春期的长期影响机制。该研究采用美国心脏协会"生命基本八项"(LE8)评估体系,通过行为因素(饮食、运动、睡眠、尼古丁暴露)和生物学因素(BMI、血压、血糖、胆固醇)的综合评分(0-100分),追踪1333名儿童长达15年的健康轨迹。
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
心血管疾病(CVD)作为美国首要致死病因,其危险因素如体重超标、血压升高和胆固醇异常早在3岁儿童中即可检测到。研究证实母亲肥胖、孕期体重增重过度和吸烟等产前暴露,会显著增加后代心血管风险。值得注意的是,母乳喂养不足6个月的儿童同样面临更差的健康结局。
关键发现揭示健康代际传递
研究显示:
- 母亲孕前肥胖导致子女全年龄段CVH评分显著降低
- 孕期高血压加速健康评分衰退曲线
- 产前吸烟关联持续性低CVH水平
- 配方奶喂养儿童出现更差心血管指标
行为因素主导健康轨迹
行为变量解释了80%以上的健康评分下降,其中早期饮食习惯的影响最为显著。研究团队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发现,男性与女性的健康轨迹存在显著性别差异。这为建立"生命最初1000天"的预防干预窗口提供了关键证据。
临床实践启示
研究强调通过控制孕期可变因素(如体重管理、戒烟干预)可有效改善后代心血管预后。这要求临床在孕前咨询、产检及婴幼儿营养指导中强化心血管健康管理,为从婴儿期开始建立健康干预体系奠定基础。
该研究已发表于《美国医学会网络开放杂志》(JAMA Network Open),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5.7774。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