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肝病Peliosis hepatis
编码DB98.1
关键词
索引词Peliosis hepatis、紫癜性肝病、肝血管瘤病、PH[紫癜性肝病]、肝紫癜、肝脏毛细血管扩张症
同义词hepatic peliosis、telangiectasis of liver、angiomatosis of liver、PH - [peliosis hepatis]、Hepatic angiomatosis
缩写PH
别名肝紫斑病、肝血窦扩张症
紫癜性肝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证据:超声、CT或MRI检查显示肝脏内存在多个充满血液的囊腔。
- 病理学证据:肝脏活检显示肝脏实质内有多个界限清晰的圆形或卵圆形空腔,这些空腔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衬里,并含有红细胞。
-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非特异性症状:
- 疲劳感、体重减轻、腹部不适等。
- 严重并发症相关症状:
- 急性腹痛、黄疸、肝脾肿大等。
- 药物或感染史:
- 服用过可能诱发紫癜性肝病的药物(如雄激素类药物、口服避孕药、特定抗生素等)。
- 感染HIV或其他病毒感染。
- 代谢性疾病:
- 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 肿瘤相关:
- 伴有恶性肿瘤的患者。
- 家族史:
- 有家族聚集现象。
- 非特异性症状: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的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影像学或病理学证据,需结合以下两项支持条件进行综合判断:
- 典型临床表现(疲劳感、体重减轻、腹部不适等)。
- 明确的药物或感染史。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检查:
- 异常意义:显示肝脏内多个囊腔样结构,边界清晰。
- CT检查:
- 异常意义:显示低密度囊腔,增强扫描可见囊腔壁强化。
- MRI检查:
- 异常意义:T2加权图像上,PH通常表现出肝实质信号增强,具有多个高信号灶。
- 超声检查:
-
实验室检测:
- 肝功能检测:
- 异常意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等。
- 凝血功能检测:
- 异常意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凝血功能障碍。
- 肝功能检测:
-
病理学检查:
- 肝脏活检:
- 异常意义:显微镜下观察到肝脏实质内多个界限清晰的圆形或卵圆形空腔,这些空腔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衬里,并含有红细胞。根据囊腔是否含有机化成分,可将紫癜性肝病分为两种类型:囊状型(cystic form)和窦状型(sinusoidal form)。
- 肝脏活检:
-
其他检查:
- 腹部触诊:
- 异常意义:触及肿大的肝脏边缘。
- 腹部X线检查:
- 异常意义:排除其他急腹症,辅助诊断。
- 腹部触诊: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检查阳性:直接显示肝脏内多个囊腔样结构,有助于早期发现。
- CT检查阳性:低密度囊腔,增强扫描可见囊腔壁强化,进一步确认诊断。
- MRI检查阳性:T2加权图像上,PH通常表现出肝实质信号增强,具有多个高信号灶,提供更详细的病变信息。
-
实验室检测:
- 肝功能异常:
- ALT/AST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
- 胆红素升高:提示胆汁排泄受阻。
- 凝血功能异常:
-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提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
- INR升高:提示凝血功能障碍。
- 肝功能异常:
-
病理学检查:
- 肝脏活检阳性:直接确诊紫癜性肝病,是诊断的金标准。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影像学证据(超声、CT、MRI)和病理学证据(肝脏活检),结合典型症状及流行病学史。
- 辅助检查以影像学为主,辅以实验室检测(肝功能、凝血功能)和病理学检查,避免依赖单一指标。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影像学和病理学结果,全面评估病情。
权威依据:中国知网、腾讯网等权威资料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