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红肿别轻视,科学刷牙+定期洁牙防掉牙

健康科普 / 识别与诊断2025-11-16 09:19:08 - 阅读时长2分钟 - 987字
牙龈炎的成因与应对策略,从科学刷牙技巧到专业治疗方案,提供完整的口腔护理指南,帮助您有效预防和缓解牙龈问题。
牙龈炎口腔护理牙结石刷牙技巧洗牙
牙龈红肿别轻视,科学刷牙+定期洁牙防掉牙

牙龈红肿疼痛是很多人都遇到过的麻烦,差不多80%的成年人都有过不同程度的牙龈发炎。其实这不是简单的“上火”,而是牙菌斑堆积引起的慢性炎症——如果牙菌斑在牙龈边缘停留超过24小时,它的代谢产物就会刺激牙龈,引发红肿、出血,严重的还会导致牙龈萎缩。

科学刷牙:清除牙菌斑的基础

保持口腔干净的核心,就是把牙菌斑清干净。改良巴氏刷牙法是公认最有效的方法:拿软毛牙刷,和牙面呈45度角,每次刷2-3颗牙,小幅度水平颤动,每个部位重复8-10次。要特别注意后牙内侧、牙龈沟这些容易忽略的地方,还可以用牙刷背的舌苔清洁器刷舌苔。有研究发现,电动牙刷的旋转振荡模式能比手动刷牙多清除21%的菌斑,但手动刷只要方法对,效果也不差。

专业护理:定期洗牙不能省

就算每天认真刷牙,每年也会有大约150克的牙菌斑变硬形成牙结石。这些硬邦邦的牙结石会一直刺激牙龈和牙周,只能靠专业洗牙清除。研究显示,每6到12个月做一次牙周检查和超声波洗牙,能把牙周炎的风险降低47%。现在的洗牙会搭配抛光,不仅能去掉90%以上的牙结石,还能在牙面形成一层短期保护膜,减慢菌斑再长回来的速度。

药物治疗:别自己乱用药

牙龈急性发炎的时候,处理要小心。像过氧化氢凝胶这种局部用的抗菌产品能暂时缓解症状,但最多用7天。要特别提醒的是,抗生素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而且得配合洗牙、刮治这些机械清理——有数据表明,只吃抗生素治牙龈炎,有效率不到35%,还可能让细菌产生抗药性。

预警信号:这些情况赶紧看医生

如果牙龈连续出血超过3天,或者自己肿起来、牙齿松动,说明炎症可能已经伤到牙周支持组织了。最近有研究发现,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健康人的2.3倍,可能是因为炎症因子进入血液引起的。这时候需要做牙周探诊,如果探诊深度超过4毫米,可能得做龈下刮治之类的深层治疗。

长期管理:建个自己的口腔档案

建议成年人建一份口腔健康档案,记一下牙龈有没有出血、用什么方法刷牙、什么时候洗的牙。可以用牙周探针自己测牙龈沟深度(正常是1到3毫米),有问题就调整护理方法。用牙间刷或冲牙器清洁牙缝,能多清除40%的菌斑。定期做口腔检查,不仅能预防牙周病,还能早发现口腔黏膜的异常变化。

牙龈健康不是靠“临时救火”,而是长期的维护——每天认真刷牙、定期找医生洗牙,出现异常及时处理,才能让牙龈一直保持健康,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麻烦。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