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引起的鼻塞,主要是病毒感染导致鼻黏膜发炎造成的。有研究发现,80%-90%的普通感冒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鼻子不通气,这和鼻黏膜下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变多、纤毛运动减弱有关。及时用科学的方法干预,能有效缓解症状,帮助身体恢复。
科学缓解方案
热敷疗法
用40℃左右的温毛巾敷在鼻子上,每次敷15-20分钟。这个温度能促进鼻子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黏膜肿胀。操作时要注意:
- 用纯棉毛巾,避免刺激皮肤;
- 每敷20分钟就歇10分钟;
- 敷的时候配合按太阳穴,效果会更好;
- 有糖尿病等末梢循环问题的人要谨慎用。
蒸汽吸入法
用60℃左右的热水做蒸汽吸入,建议加一点薄荷醇溶液(浓度0.1%-0.2%)或者0.9%的生理盐水。操作要点:
- 离水面保持30厘米左右的安全距离,防止烫伤;
- 用“吸三次、呼两次”的节奏呼吸;
- 每天最多做3次,每次15分钟;
- 孩子做的时候一定要有大人看着。
穴位刺激
迎香穴按摩的正确方法:
- 先坐好,用双手食指按在鼻唇沟(鼻翼两侧的凹槽)里;
- 以每分钟60次的速度打圈按摩;
- 按2分钟后改成点按(一下一下用力按);
- 同时按合谷穴(手背虎口处),效果会更好。 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研究证实,规范按这两个穴,能让鼻腔通气量提升28%-35%。
鼻腔冲洗
推荐用等渗生理盐水冲洗鼻子,注意这些要点:
- 冲洗液温度控制在32-34℃(差不多体温);
- 用250毫升容量的冲洗装置;
- 操作时头往前倾15度;
- 每天洗1-2次,最多连洗7天。 美国耳鼻喉协会的指南说,规范冲洗能让鼻黏膜纤毛的清除效率提升60%。
体位调节
试试改良侧卧位:
- 如果一边鼻子堵,就把堵的那一侧的胳膊或腿垫高15厘米;
- 可以交叉腿坐着,促进淋巴回流;
- 配合腹式呼吸训练(吸气时肚子鼓起来,呼气时肚子缩回去);
- 晚上睡觉的时候把床头抬高10厘米。 临床观察发现,这样的体位能让夜间通气量提升30%以上。
特别注意事项
- 这些家庭护理方法适合症状持续不到7天的急性鼻塞;
- 要是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医院:
- 单侧鼻子一直堵超过72小时;
- 流黄绿色的脓鼻涕超过5天;
- 嗅觉明显减退,或者伴随持续头痛;
- 孩子、孕妇和有慢性病的人,要在医生指导下做这些操作;
- 所有缓解方法都要配合基础疾病的管理(比如感冒要多休息、多喝水)。
临床研究进展
最新《耳鼻喉科学杂志》的研究发现:
- 把上面这些方法结合起来用,能让鼻塞症状缓解时间缩短2-3天;
- 用生理盐水冲洗加蒸汽吸入,比单独用一种方法效果更好;
- 规范按穴位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 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建议根据症状严重程度选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