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别当上火!忽视牙周炎可能丢掉口粮卫士

健康科普 / 识别与诊断2025-11-13 09:07:30 - 阅读时长3分钟 - 1399字
牙周炎成因与应对策略,从日常护理到专业治疗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帮助读者科学应对牙龈肿痛问题,维护口腔健康。
牙周炎口腔护理牙龈肿痛牙菌斑洗牙
牙龈出血别当上火!忽视牙周炎可能丢掉口粮卫士

刷牙时牙龈出血、咬东西牙齿发酸、半夜突然肿痛到睡不着……这些常被当成“上火”的小毛病,可能是牙周炎在给你发警告!牙周炎是种慢性感染病,不仅会让牙龈红肿疼,严重了还会让牙齿松动、掉牙。学会科学应对,才能保住我们的“吃饭家伙”。

牙周炎的真面目

牙周炎不是简单的牙龈发炎,而是牙菌斑里的细菌长期“搞事情”引发的慢性感染。这些细菌藏在牙缝、牙龈沟里,分泌毒素刺激牙龈,时间长了还会破坏牙齿周围的骨头。研究发现,某些致病菌可能跟着血液跑,和心血管疾病有点关系。要是出现牙龈红肿、刷牙出血、牙缝变大、牙齿松动,说明牙周组织已经被伤着了。

三重防御体系

  1. 日常护理黄金法则
    每天刷两次牙,要会“找角度”——牙刷45度贴住牙龈沟,用巴氏刷牙法小幅度震颤着刷。电动牙刷好用,但要是压力太大(比如没有压力传感器或者传感器坏了),反而会戳伤牙龈。牙缝一定要用牙线清,每次扯40厘米左右,像拉小提琴那样贴着牙面慢慢滑进去。饭后用清水或者温和的漱口水(比如含氯己定的)漱漱口,能减少细菌堆在嘴里。
    牙周炎患者尽量用软毛牙刷(刷毛比头发丝还细,直径不超过0.15毫米),减少对牙龈的刺激。有研究说,带压力传感器的电动牙刷比普通牙刷清除牙菌斑的效果好20%多,不过刷头要每3个月换一次。要是牙缝宽,用牙间刷帮忙,比牙线清得更干净。
  2. 饮食管理新认知
    麻辣火锅、硬坚果这类食物,会硌到发炎的牙龈,尽量少吃。吃太多糖会让嘴里的坏细菌变多,要控制。深海鱼、亚麻籽这类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能帮着减轻炎症;脆骨汤、鱼片粥这些软乎乎的食物,既能补营养又不刺激牙龈。
    还有,维生素C能让牙龈更结实,多吃点橙子、猕猴桃这类水果。别吃太多酸的东西,比如柠檬、醋,不然可能腐蚀牙面,让牙齿更敏感。
  3. 专业治疗时机
    要是牙龈肿了超过7天,或者牙齿明显松动,赶紧去看牙医。牙周基础治疗主要是洗牙(清表面的牙石)和龈下刮治(用特殊工具伸到牙龈沟里清深层的细菌和牙石)。现在还有激光治疗,能精准杀深层细菌,配合局部用药效果更好。治疗要分阶段做,做完后每3-6个月要复查。
    要是牙周袋太深(超过5毫米),可能需要做引导组织再生术,帮着修复牙周组织;特别严重的还得做手术,比如补骨头、调整牙龈。

治疗误区大揭秘

很多人把牙周炎当“上火”,随便吃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其实没用——光消炎消不掉深层的细菌。含酒精的漱口水会刺激发炎的牙龈,选含过氧化氢的温和款更好。还有人信“拔罐放血”能治牙周炎,完全没用,还会耽误治疗。
提醒一下:抗生素只有急性牙周脓肿的时候才用,得听牙医的,别自己乱买。自己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别超过7天,不然牙面会变黄,一定要配合刷牙、用牙线。

长期管理策略

治完之后,维护比治疗还重要。可以做个“口腔健康小本本”,记记每天刷牙用了多大劲、有没有用牙线。每半年去查一次牙周,看看牙龈沟深不深;每3-4个月要查牙周袋深度和出血情况,要是发现牙龈沟超过4毫米还出血,得及时再治。用专门的牙周维护牙刷,刷毛排列更适合清理牙缝;定期拍X光片,早发现骨头有没有被破坏。
研究发现,坚持定期维护的人,5年下来牙齿能留住90%以上,没维护的只剩60%多。可以用菌斑显示剂看看自己刷干净没,争取每天把90%以上的菌斑都清掉。

牙周炎是个“慢刀子”,得早防早治。日常做好刷牙、用牙线,少吃硬的、甜的,有问题及时找牙医,治疗后坚持维护,才能让牙齿陪我们更久!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