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别慌!5大关键区别帮你早识别心梗心绞痛

健康科普 / 识别与诊断2025-09-01 09:48:12 - 阅读时长3分钟 - 1163字
心肌梗死与心绞痛的五大核心差异,结合最新临床指南与研究数据,提供科学鉴别方法和紧急处置原则,帮助公众建立急性胸痛的初步判断能力,提升心血管急症的识别效率。
心肌梗死心绞痛胸痛鉴别心电图检查生物标志物
胸痛别慌!5大关键区别帮你早识别心梗心绞痛

急性胸痛是急诊科很常见的症状,其中最关键的是区分心肌梗死(心梗)和心绞痛——这两种情况在发病原因、表现和处理上差别很大,掌握下面五个鉴别要点,能帮大家早期识别危险。

疼痛性质不一样

心绞痛典型表现是胸骨后像压了块石头的闷痛,可能串到左肩、脖子,一般是累着(比如爬楼、提重物)或生气时发作,休息会儿就能好。心梗的疼更剧烈,像被人使劲压榨、撕拉甚至刀割一样,还有约20%的人没明显疼痛(叫“无痛性心梗”),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另外,202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提醒,女性更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这类不典型症状,别当成肠胃问题忽略。

发作时间有规律

心绞痛疼起来一般不超过15分钟,含硝酸甘油(要遵医嘱用)3-5分钟就能缓解。心梗的疼会持续30分钟以上,吃普通缓解心绞痛的药也没用。要注意,有些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间会变长,得盯着病情变化。

伴随症状有区别

心梗发作时,人常会出冷汗、脸色苍白、喘不上气,严重的甚至会意识模糊。还有约35%的女性先出现肠胃不适(比如恶心、呕吐),容易被当成胃病误诊。而心绞痛发作时,人还能活动,疼完就能恢复日常做事。

抽血指标有变化

医生诊断时会查“心肌损伤标志物”,这是区分心梗和心绞痛的关键:最准的是肌钙蛋白I/T,心梗后2-4小时开始升高,能持续7-10天;还有CK-MB,4-6小时升高,2-3天慢慢降下来;乳酸脱氢酶LDH1则是8-12小时升高,能持续10-14天。202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推荐“0/1小时快速检测法”,连查两次肌钙蛋白能把诊断时间缩短一半。但只查一次容易漏诊,得结合症状一起看。

心电图变化不一样

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会出现ST段压低(≥0.1mV)或T波倒置,疼完能恢复正常。心梗的心电图有规律变化:发病0-6小时(超急性期)会出现高尖的T波;数小时到数天(急性期)ST段像弓背一样往上抬;数天到2周(亚急性期)会出现病理性Q波;2周以后(陈旧期)Q波一直在,ST-T慢慢恢复。现在有可穿戴心电设备能连续监测,但诊断还是得靠标准12导联心电图。

紧急处理要记牢

如果胸痛超过15分钟不缓解,立刻这么做:1. 停下所有活动,坐着或躺着别动;2. 舌下含硝酸甘油(必须遵医嘱用);3. 马上打120等急救。数据显示,用专业急救的人比自己去医院的存活率高7.5%。转运的时候要一直监测心跳、血压等,必要时医生会给抗血小板、抗凝的治疗。

掌握这些鉴别点能帮大家早期识别心血管急症,但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比如有的老人或糖尿病患者症状不典型。如果出现持续性胸痛,千万别硬扛,赶紧去医院做正规检查(比如心电图、抽血)确诊,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抽烟),要定期体检,提前想好万一胸痛该怎么应急(比如记住急救电话、家里备硝酸甘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