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过太阳穴或头部疼痛的经历,其实不少头痛和鼻炎、血管、神经或肌肉问题有关,搞清楚原因、学会应对,才能少受头痛困扰。
鼻炎为啥会引发头痛?
鼻炎引发的头痛叫“鼻源性头痛”,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反应:鼻腔发炎会堵上鼻窦的开口,分泌物积在里面导致鼻窦内压力升高,这种压力变化会刺激头部的三叉神经分支,进而产生放射到头部的疼痛。另外,鼻腔黏膜释放的炎症因子还会通过神经末梢激活大脑的痛觉通路。
想判断头痛是不是鼻炎引起的,可以看3个特征:头痛时还跟着鼻塞、流黄鼻涕;低头或前倾脑袋时,疼得更厉害;疼的位置主要在脸颊、额头或者太阳穴。如果有这些情况,建议做鼻窦CT,可能会看到鼻窦黏膜增厚或有积液。
太阳穴跳痛时,试试这3个方法快速缓解
如果太阳穴出现跳痛,可以试试这些简单方法:
- 冷敷:用冰袋或包着毛巾的冰块敷在痛处15分钟,收缩血管能减轻痛感;
- 按穴位:用拇指按住眉梢和外眼角中间的太阳穴,持续按30秒再松开,重复3次;
- 调环境:找个安静、光线暗的房间休息,别让强光刺激眼睛。
要注意,如果头痛突然变样(比如以前是胀痛现在变成刺痛),或者跟着视力模糊、手脚发麻,早上起来头痛得厉害还呕吐,一定要赶紧去医院——这些可能是颅内压异常的信号,不能大意。
太阳穴疼可能是什么原因?4种常见情况
太阳穴疼不一定都是鼻炎引起的,常见的还有4种情况:
- 血管扩张型:颅外的动脉扩张,扯到神经末梢就会疼;
- 肌肉紧张型:太阳穴附近的颞肌长期收缩(比如总皱眉、低头看手机),缺血了就会疼;
- 神经异常型:三叉神经的第一支放电异常,会导致太阳穴突然刺痛;
- 放射型:鼻窦、牙齿有问题(比如鼻窦炎、蛀牙),疼会放射到太阳穴。
另外,研究发现经常偏头痛的人,大脑皮层比较容易兴奋,这种特质可能会遗传——如果家里有人偏头痛,你更要注意预防。
不想头痛找上门?这4个方法要做好
预防头痛要从日常习惯入手:
- 洗鼻子:每天用生理盐水冲鼻腔,把过敏原、病菌冲掉,减少鼻炎发作;
- 记“头痛日记”:吃了什么、做了什么之后头痛,记下来就能找出诱因(常见的有奶酪、巧克力、酒精);
- 规律睡眠:保持晚上10点到早上6点的睡眠,这段时间褪黑素分泌最多,能修复神经;
- 调环境: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太干会让鼻腔黏膜脱水,加重鼻炎);用电脑40分钟就看6米外的东西20秒(“20-20-20”法则),预防眼疲劳引发的头痛。
出现这些情况,48小时内一定要看医生
如果有以下情况,别拖着,48小时内去医院:
- 每月头痛超过2次,影响上班、上学;
- 吃常规止痛药不管用;
- 突然出现说话不清楚、手脚无力等神经症状。
医生可能会做这些检查:用鼻内镜看鼻腔结构,经颅多普勒查脑血流,必要时做头颅MRI排除脑部肿瘤、出血等问题。治疗会根据原因来,比如鼻炎引起的用鼻用激素雾化,神经问题用调节神经的药物,综合干预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头痛看似常见,实则可能和鼻炎、血管、神经、肌肉等多种因素有关。平时做好洗鼻子、规律睡眠、避开诱因这些小事,能大大减少头痛发作;如果出现危险信号,一定要及时就医——早检查、早治疗,才能真正摆脱头痛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