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疼痛猛于虎?科学护理三步防感染防干槽!

健康科普 / 应急与处理2025-11-16 14:47:25 - 阅读时长3分钟 - 1355字
拔阻生齿后常见疼痛并发症的成因与应对策略,涵盖局部感染与干槽症的识别要点、家庭护理技巧及就医指征,指导科学管理术后恢复期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拔牙并发症干槽症术后感染口腔护理阻生齿
拔牙后疼痛猛于虎?科学护理三步防感染防干槽!

拔牙后出现疼痛,主要和两种并发症有关:局部感染和干槽症。这两种情况是术后恢复的主要风险,需要重点注意防范。

并发症为什么会出现?

局部感染
拔牙后的伤口容易成为细菌入侵的入口,如果术后护理不当(比如太早吃东西、没做好口腔清洁),就可能引发感染。通常术后2-3天会出现牙龈红肿加重、有脓液流出的情况,疼痛可能放射到耳朵或太阳穴,而且是持续加重的,嚼东西时更疼。

干槽症
正常情况下,拔牙后24-72小时里,牙槽窝会形成血凝块——这是保护伤口的“天然屏障”。如果血凝块掉了或者溶解了,里面的骨组织和神经末梢就会暴露在外界刺激下,引发放射性的剧痛。典型表现是术后3-5天突然出现刀割样的疼痛,还会往头部放射。

哪些人更容易出问题?

有这些行为或身体状态的人,风险会明显增加:

  • 吸烟:尼古丁会影响伤口附近的血液供应,吸烟时的吸吮动作还容易弄掉血凝块;
  • 喝碳酸饮料:气泡会破坏血凝块的稳定性,术后3天内喝风险尤其高;
  • 总刺激伤口:反复舔或摸伤口,容易把细菌带进去;
  • 剧烈运动:血压升高可能把血凝块冲掉,建议术后48小时内别做。

术后护理要注意什么?

刚拔完牙的即时处理
咬着无菌纱布卷30-45分钟,不要频繁掀开看。如果渗血多,可以多换几次,但要保持对伤口的稳定压迫。

冷敷怎么敷?
术后24小时内要间断冷敷:每小时敷15分钟,歇45分钟。冰袋要用医用纱布包着,防止冻伤。

饮食要注意什么?
术后6小时内别吃固体食物,24小时内建议吃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比如米汤、酸奶)。食物温度要低于40℃,别用吸管——负压会吸掉血凝块。

口腔清洁怎么做?
术后24小时内不要漱口,第二天开始用温盐水轻轻含漱(大概240毫升温水加1/4茶匙盐)。别用含酒精的漱口水,避免刺激伤口。

出现这些情况要赶紧看医生!

如果有下面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复诊:

  • 术后第3天开始疼痛越来越厉害,吃普通止痛药不管用;
  • 拔牙窝空空的,有腐臭味,还能看到灰白色的分泌物;
  • 脸肿得越来越大,体温超过38℃;
  • 张不开嘴、咽东西困难,或者疼痛往耳朵、太阳穴附近放射。

疑似干槽症怎么办?

是不是干槽症要医生确诊,在家可以先做这些应急处理:

  1. 用温盐水轻轻冲一下拔牙窝;
  2. 在局部放一个含丁香油的无菌棉球;
  3. 断断续续敷冰袋消肿胀;
  4. 24小时内一定要去医院做专业清创。

到医院后,医生会做这些处理:

  • 把拔牙窝彻底清理干净;
  • 局部用抗炎镇痛的药物;
  • 填塞生物材料帮助伤口愈合。

恢复期还要注意这些

  • 术后48小时内别做剧烈运动;
  • 一周内别吃坚果、蟹壳这类硬东西;
  • 保持大便通畅,减少伤口的压力;
  • 女性拔牙最好避开月经期,因为这时候凝血功能会下降。

最新研究有什么结论?

最近的研究发现:

  • 规范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能让感染率降低35%;
  • 在伤口局部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能让干槽症的发生率下降60%;
  • 术后立刻敷冰袋能有效减少组织水肿(有最高等级的研究证据支持)。

拔牙后的管理要记住“前24小时防感染,前三天防干槽”的原则。建议记个术后观察日记,把疼痛程度、体温变化和伤口情况写下来。做好科学护理,再配合定期复诊,就能有效控制并发症的风险。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