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注意事项及护理指南
拔牙后护理的核心在于保护创口处的血凝块,它是伤口愈合的关键屏障。以下是科学、系统的护理方法:
一、创口护理(24小时内关键期)
- 止血操作
-
紧咬无菌纱布/棉球30-40分钟止血
- 24小时内禁止刷牙、漱口或触碰创口
- 唾液带淡粉色血丝属正常现象
- 若持续出血超过30分钟(鲜红色血液),需重新压迫止血并就医
-
- 血凝块保护
-
避免吸吮动作(禁用吸管饮水)
- 禁止吐唾沫、舌头舔舐或手指触碰
- 72小时内避免吸烟、饮酒(尼古丁收缩血管,酒精影响凝血)
-
二、疼痛与肿胀管理
- 冷敷消肿
-
术后立即冰敷患侧面部,每次15-20分钟,间隔30分钟
- 持续6-8小时,有效减少肿胀和疼痛
-
- 药物使用
-
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镇痛药
- 复杂拔牙需按疗程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 48小时后仍有肿胀可改用热敷促进淤血吸收
-
三、饮食调整(渐进式恢复)
| 时间段 | 饮食类型 | 禁忌事项 |
|---|---|---|
| 术后2小时 | 温凉流食(牛奶、米汤) | 禁热食、硬食、辛辣 |
| 24小时-3天 | 半流质(鸡蛋羹、土豆泥) | 避免患侧咀嚼 |
| 3天-2周 | 软烂食物(鱼肉、豆腐) | 忌黏性食物(年糕、汤圆) |
| 2周后 | 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 定期复查确认愈合情况 |
四、口腔清洁(分阶段操作)
- 24小时内:禁止任何口腔清洁操作
- 24-48小时:生理盐水轻柔含漱(10-15秒缓慢吐出)
- 48小时后:
-
使用软毛牙刷避开创口清洁牙齿
- 含氟牙膏需选择低刺激配方
- 禁止使用牙线、冲牙器接触创区
-
- 2周后:经医生确认可恢复正常清洁
五、活动与休息
- 24小时关键期
-
避免弯腰、提重物
- 睡觉垫高枕头(30°角)
- 禁止剧烈运动
-
- 长期限制
-
3天内避免乘飞机或高原旅行
- 运动员需暂停训练5-7天
- 吹奏乐器者延长休息时间
-
六、并发症预警(需立即就医)
- 持续剧烈疼痛(尤其3天后加重)
- 创口腐臭味或脓性分泌物
- 发热超过37.5℃
- 异常肿胀或张口困难
- 持续麻木(超过6小时)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 糖尿病患者:加强血糖监测,高血糖易致感染
- 凝血功能障碍者:术前告知医生,术后延长观察
- 过敏体质:用药前确认药物过敏史
愈合时间轴
- 软组织愈合:7-14天
- 骨组织修复:3-6个月(需定期拍片监测)
遵循以上护理要点,可显著降低干槽症(发生率约2%)等并发症风险。术后7天、1个月需定期复诊,由口腔医生评估愈合进度并调整护理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