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女子腰痛背后:体内藏有“生姜”状巨石

国内资讯 / 热点新闻责任编辑:王雅慧2025-01-02 09:30:01 - 阅读时长4分钟 - 1513字
59岁肖女士因左侧腰腹部剧烈疼痛就医,查出左输尿管下段结石伴左肾积水及右肾铸型结石。通过手术成功取出结石。铸型结石会引发肾积水,影响肾脏功能,甚至导致尿毒症。预防措施包括增加水分摄入、控制高草酸食物摄入、适度摄入蛋白质、适量运动和避免久坐,保持肾脏健康需重视。
肾结石铸型结石肾积水预防措施泌尿系统
59岁女子腰痛背后:体内藏有“生姜”状巨石

近日,59岁的肖女士经历了一周的左侧腰腹部剧烈疼痛。起初,肖女士以为只是普通的腰痛,自行贴上膏药后期待能缓解不适,但疼痛持续未减。由于家族已有多人患结石的经历,根据他们的描述,肖女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前往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她不仅患有左输尿管下段结石并伴有左肾积水,右肾更是一个大小约4cm形似“生姜”的铸型结石。

通过手术,医生成功取出了肖女士体内的结石,解除了她的病痛。肖女士的经历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肾脏健康不容忽视,任何看似不起眼的身体异常都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

“生姜”状巨石的真面目

  • 这个“生姜”状巨石在医学上被称为铸型结石,属于肾结石中较为特殊且棘手的类型。与常见的圆形或椭圆形肾结石相比,铸型结石的形状不规则,像肖女士这样呈“生姜”状,它是由于结石在肾脏内长期缓慢生长,逐渐填充肾盂及部分或全部肾盏,就如同将模具浇铸一般,故而得名。其大小约4厘米,在肾结石中属于较大的尺寸。
  • 如此巨大的结石在肾脏内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会严重阻碍尿液的正常排泄,导致尿液在肾脏内积聚,进而引发肾积水。肾积水就像是肾脏内的“洪水泛滥”,会逐渐压迫肾脏组织,使肾脏实质变薄,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长期的肾积水还可能引发肾功能损伤,如果不及时治疗,最终可能导致肾脏失去功能,甚至引发尿毒症等严重后果,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探秘结石的成因

生活习惯因素

  • 在肖女士的案例中,我们不难推测其生活习惯可能对结石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首先,饮水过少是一个关键因素。水分摄入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使得尿液中的钙、草酸、尿酸等物质浓度升高,从而增加了结石形成的几率。
  • 长期久坐也是结石的“帮凶”。肖女士可能由于日常活动量较少,长时间保持坐姿,这会减缓身体的新陈代谢,影响尿液的正常排泄,导致尿液中的有害物质在肾脏内积聚,为结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 饮食方面,如果肖女士偏好高盐、高蛋白、高草酸的食物,比如经常食用腌制食品、大量肉类以及菠菜、甜菜等草酸含量高的蔬菜,也会使体内的钙、草酸等物质代谢失衡,进一步提高结石的发病风险。

遗传因素

  • 令人惊讶的是,肖女士的家族中,兄弟姐妹九人竟无一幸免地都患上了结石,这凸显了遗传因素在结石形成中的重要性。遗传因素会影响人体对某些物质的代谢能力,有些人可能存在草酸代谢异常的遗传倾向,使得他们的尿液中草酸含量更容易升高,从而增加了草酸钙结石的形成风险。
  • 虽然遗传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通过了解家族病史,我们可以更加警惕结石的发生,采取更加积极的预防措施,如定期体检、调整生活习惯等,来降低结石对我们健康的威胁。

预防结石的方法

  • 增加水分摄入:每天至少饮用2000ml的白开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稀释尿液,减少尿液中钙、草酸、尿酸等物质的浓度,降低结石形成的几率。
  • 控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像菠菜、苋菜等食物含有较高的草酸,过量食用可能会增加草酸钙结石的形成风险。
  • 适度摄入蛋白质:蛋白质虽然是身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过量摄入动物蛋白会使尿液中钙、尿酸的含量增加,提高结石形成的可能性。应适量食用肉类、蛋类、奶类等高蛋白食物,保持饮食均衡,避免过度摄入某一类食物。
  • 适量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尿液中的钙等物质排出体外,减少结石形成的机会。
  • 避免久坐:长时间久坐会导致尿液在泌尿系统中停留时间过长,容易使有害物质沉积形成结石。如果工作需要长时间坐着,应定时起身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尿液排出。

肾结石虽然常见,但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就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让我们的肾脏保持健康,远离结石的困扰,享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