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武汉38岁的高度近视患者刘女士,因数十年如一日,日均佩戴隐形眼镜超10小时,眼睛出现刺痛、发红、畏光等症状,视力也急剧下降。经汉阳爱尔眼科医院检查,确诊为接触镜相关角膜炎、结膜炎及干眼症。停戴镜片和药物治疗后,症状才有所改善。这一事件为隐形眼镜长期佩戴者敲响了警钟。
隐形眼镜为何会让角膜“缺氧罢工”?
隐形眼镜致病的核心在于阻碍了角膜的氧气供应。角膜约98%的氧气来自空气,传统材质的隐形眼镜覆盖角膜后,氧气透过率降低,导致慢性缺氧。长期如此,角膜上皮会水肿,基质层代谢也会紊乱,造成不可逆损伤。同时,缺氧会刺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让结膜血管向角膜中央延伸,形成“红色蜘蛛网”般的新生血管,破坏角膜透明性,还可能引发感染或溃疡,严重时角膜穿孔。此外,镜片摩擦损伤角膜上皮,吸附泪液中的脂质和蛋白质,为病原体提供了温床,增加了感染风险。而且,镜片还会阻碍泪液循环,破坏泪膜稳定性,引发干眼症,形成“缺氧 - 干眼 - 炎症”的恶性循环。
长期戴隐形眼镜,健康风险分几级?
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健康风险可分层来看。轻度风险表现为眼睛干涩、异物感、短暂视力模糊,这是瞬目减少使泪液蒸发过快导致的,通过短暂停戴和使用人工泪液就能缓解。中度风险包括角膜上皮损伤,会有刺痛、畏光症状,需停戴并使用修复性眼药水,合并感染时要用抗生素治疗;早期新生血管若未侵入瞳孔区,严格停戴和药物控制可部分逆转。重度风险则是不可逆的,如角膜基质瘢痕会造成永久性视力下降;角膜穿孔需角膜移植;长期炎症还可能引发青光眼或视神经萎缩,刘女士视力骤降就与此有关。而过夜佩戴会让角膜缺氧程度加剧3 - 5倍,护理不当导致微生物污染,都会加速病变进程。
怎样科学戴隐形眼镜,不适时咋应急?
日常佩戴隐形眼镜要遵循规范。时间上,日间佩戴不超过8小时,避免连续戴超5天,每周至少2天用框架眼镜。镜片优先选高透氧的硅水凝胶材质,每日抛弃型能降低感染风险。护理方面,每日用专用护理液揉搓镜片至少20秒,浸泡消毒4小时以上,镜盒每3个月更换,护理液不重复使用,接触镜片前要洗手。出现症状时,一级预警(轻微不适)要立即停戴,用无防腐剂人工泪液,24小时内就医;二级预警(持续红肿疼痛)严禁揉眼或自行用药,带镜片及护理液去眼科检查。每6个月要进行角膜地形图、眼压及裂隙灯检查,孕期、感冒发热期等免疫力低下时暂停佩戴。特殊人群中,高度近视患者(600度以上)需定制RGP等特殊镜片,糖尿病患者要减少佩戴时长。 刘女士的经历提醒我们,隐形眼镜使用要严格规范,建立防护体系,降低眼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