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由乔治城大学医学中心领导的多机构研究团队开发并验证了一个模型,用于评估早期乳腺癌治疗后10年内发生心力衰竭或心肌病的风险。该模型将女性分为低、中、高风险组,风险率从最低组的1.7%到最高组的19.4%不等。
治疗后的心脏风险
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是美国女性发病和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在300万乳腺癌幸存者中,近20%患有心血管疾病。与普通人群相比,乳腺癌幸存者面临更高的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是诊断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期疾病患者的五年相对生存率超过90%,但治疗相关的心脏效应可能影响生活质量。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是与乳腺癌治疗最常见的相关心脏毒性效应。
普通人群的心力衰竭模型可能不适用于接受乳腺癌治疗的女性,而先前针对乳腺癌的工具因样本量小、随访时间短、缺乏验证和通用性有限而受到限制。
在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的研究“乳腺癌治疗后心力衰竭或心肌病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中,研究人员设计了一项纵向队列研究,以开发和验证一个预测接受侵袭性早期乳腺癌系统治疗的女性10年内发生心力衰竭或心肌病风险的模型,以指导心脏风险管理。
该队列包括2008年至2020年间在南加州凯撒医疗集团新诊断为侵袭性局部或区域乳腺癌的18至79岁女性。中位随访时间为5.2年,最长14年。排除后共纳入26,044名女性,随机分为推导队列(60%)和验证队列(40%)。
预测因素涵盖乳腺癌治疗、诊断前1年内发生的心血管风险因素和心血管状况,以及包括年龄、种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地位的人口统计学因素。心力衰竭或心肌病事件定义为基于ICD代码的任何住院诊断,或3个月内至少两次门诊诊断。
风险的清晰分层
预测后来发展为心力衰竭或心肌病的准确性早期良好,并随时间增强,在10年后达到强劲表现。预测结果与观察结果在整个随访期间高度吻合。
在10年内,低风险组中约2%的女性发展为心力衰竭或心肌病,而中等风险组约为6%,高风险组约为19%。这三组女性表现出不同的长期生存模式,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风险因素
年长女性比年轻女性面临更大风险。65至79岁女性最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或心肌病。蒽环类药物带来的治疗相关风险最高,其次是未与蒽环类药物联合使用的ERBB2靶向治疗,然后是非蒽环类化疗。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先前的缺血事件和其他心血管状况都会增加风险。内分泌治疗与心力衰竭或心肌病无关,且预测因素之间无明显交互作用。
作者表示,该模型可为接受早期乳腺癌治疗的女性提供风险指导的心脏管理。
一篇讨论该研究的社论也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上。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