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障碍可能出现在任何年龄段,常见于家庭、诊所或医院环境中。某些类型的认知障碍可逆转,而另一些则不可。无论哪种情况,认知障碍都会给护士带来沟通挑战。
一种认知障碍是痴呆,由阿尔茨海默病(AD)等退行性脑部疾病引起,通常不可逆转。痴呆在老年人中最常见。智力/发育障碍(I/DD)发生于出生前或儿童期,虽可治疗但通常不可逆转。随着I/DD治疗水平的提升,护士接触的成年I/DD患者日益增多。谵妄是一种急性、潜在可逆的状况,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老年人更易感),约20%的65岁以上住院患者会出现谵妄。
由于护士针对不同认知障碍类型采取的沟通策略存在差异,下文将分别讨论。
痴呆
痴呆是老年期逐渐出现的认知能力丧失,85岁以上老人中半数患有痴呆。它绝非正常衰老过程的一部分,而是伴随脑部病理变化,必须评估以排除其他病因并确定是否可逆(如维生素B12缺乏或甲状腺疾病)。最常见的痴呆类型阿尔茨海默病不可逆转,但药物可延缓病情进展。其他病因包括慢性酒精中毒、中风和HIV感染。
痴呆患者会逐渐丧失记忆、计算、判断或定向等认知能力。语言能力退化(失语症)是常见症状,命名困难(找词困难)往往是最早迹象,随后发展为难以表达思想情感及理解语言信息。认知能力衰退持续数月或数年,患者虽保持清醒,但最终丧失理解语言的能力,导致对问题或指令反应迟缓且频繁沟通失误。
护士与患者的沟通反应
痴呆患者曾认知健全,其情绪反应将影响心理健康及人际关系。随着病情发展,不同认知能力衰退速度各异:部分能力保留的同时其他能力下降。对自身局限性有痛苦认知的患者可能不愿尝试沟通,因羞耻感而回避社交活动。
任何丧失语言能力的人都会产生沮丧、愤怒和焦虑等自然反应。当痴呆导致能力衰退持续且不可逆时,自尊心下降和抑郁会进一步阻碍沟通。面对改善无望和频繁误解,患者回避沟通实属正常。当沟通尝试失败时,照护者同样会产生挫折感,双方可能陷入相互回避的恶性循环。护士可采用多种策略提升沟通成功率(见表9-1)。
案例示例
86岁的特雷科特夫人曾拥有充实活跃的人生,在社区担任要职并多次蝉联高尔夫俱乐部冠军。现居养老机构且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她,虽无法独立生活却常抱怨庇护环境的不体面。她因团体健身课程难度远低于自身水平而感到尴尬,同时在社交活动中易大声喧哗且需严密看护——她总想独自外出购物。
表9-1 与认知障碍者沟通指南
| 策略 | 说明 |
|---|---|
| 简化信息 | 失语症限制理解复杂语言的能力。使用常见词汇和简短句子,一次只问一个问题。 |
| 接纳患者信息 | 痴呆患者可能混淆日期或将词义张冠李戴。避免纠正错误可体现支持态度。 |
| 预留额外时间 | 认知障碍会延缓信息处理,需等待反应。若无回应,可重复信息或改用不同词汇及手势。 |
| 分解任务步骤 | 认知障碍影响多步骤记忆。应逐条给出指令。 |
| 避免使用代词 | 认知障碍导致无法关联代词所指对象。重复名称确保信息清晰。 |
| 采用安抚方式 | 沟通可能造成压力。舒缓语调与从容态度可防止患者不堪重负。 |
| 暂停后重试 | 沟通失误会使双方受挫。维持温暖支持的关系至关重要,若出现挫败感,可稍后再试。 |
随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护士将更有信心面对认知障碍患者。沟通方式需适应患者的理解反应能力及互动目的——适用于评估的方法可能阻碍情感表达型对话。
平衡信息需求与患者尊严
护士评估患者认知能力时,常使患者缺陷暴露,导致其压力与尴尬。护士应特别给予支持,传达对人格尊严的尊重。提前告知患者将涉及困难问题,并说明答不出亦无妨。部分痴呆患者会自我批判,称自己"变笨""发疯"或"脑子失灵",此时应澄清记忆问题与这些负面评价无关。
为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护士常需评估患者认知能力。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是评估定向力、注册能力、注意力计算、回忆及语言等多领域的常用工具,适用于认知障碍患者及痴呆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HIV感染者或长期 substance滥用者)。可将测试介绍为常规问答(部分简单部分困难),但痴呆患者答题受挫时易产生不适感。因此,建立信任关系并预留建立融洽氛围的时间,能显著降低测试威胁性。
应鼓励患者尽力作答,并说明答不出未必代表异常。鉴于测试可能造成不适,此类问题应限用于临床进展评估或研究等特定目的。日常护理中反复提问暴露缺陷有害无益,因会损害自尊心——这与旨在刺激认知活动的治疗策略截然不同。若互动目标是维持或恢复认知功能,则引导患者讨论自选话题或参与喜爱活动更为有效。
引导患者参与沟通
与认知障碍者沟通的目标包括理解需求、分享体验及引导其参与自身护理。表9-1提供了促进有效沟通的通用指南。
现实导向策略通过提供信息帮助患者维持现实联系。例如护士说:"杰弗里先生,我是护士贝弗利·托梅兹。今天是1月23日星期三,您在医院。"此陈述旨在通过强化时空定向减轻焦虑。但该策略对痴呆患者效用有限:患者常因忘记日期或位置而尴尬,且几分钟后即遗忘信息。更实用(且低威胁性)的方法是在显眼处设置钟表和日历,供其按需查看。
建立信任
与痴呆患者建立信任虽具挑战但可行。信任关系确立后,护理目标更易达成。患者会记住你的可信度,尽管可能遗忘具体经历细节。
案例示例
养老机构护士发现:护理员试图说服不愿乘电梯的住户赴院外专科就诊,便谎称"您儿子在等您,必须乘电梯才能见到他"。短期看住户可能配合,但后续易产生破坏性行为且不再信任护理员。更佳方案是:安排信任的家属或固定照护者陪同就诊、预留充足时间、确保照护者采用安抚方式。若住户离区时情绪激动,应与家属及多学科团队协商,必要时提前给予小剂量按需抗焦虑药物,或请医疗提供者来机构会诊。
避免在认知障碍者面前讨论其情况,应直接与其对话而非转向家属或同事。使用患者正式姓名并询问其偏好称呼,避免"亲爱的""妈妈"等暗示非专业关系的昵称。需谨记:痴呆患者是成年人,尽管部分行为看似孩童化。
任务导向型沟通
当护士询问特定信息(如"您疼痛吗?")或给出指令(如"服用此药")时,采用的是任务导向型沟通。此类互动需注意:
因理解复杂信息困难,应保持信息简明直接,一次传达一个观点。明确要求而非表述禁令——例如"双手扶杯"比"小心别洒了"更易被痴呆患者理解执行。
复杂问题难以获得有效回应。即使认知健全者也易被连环提问困扰,"为什么"类问题要求行为归因分析,易被视为挑衅。例如"您穿外套干嘛?外面很热!"难以获得积极回应,不如维护尊严地回应:"我帮您收好外套吧,今天很热,应该用不着。"
避免给认知障碍者过载无关信息。例如介绍新居住环境时,应优先告知卫生间位置、求助方式等即时必需信息,而非整区布局。预留充足信息处理时间并耐心解答。
为获得患者配合,需避免加剧其焦虑。"若您不能卧床,我得加装床栏!"等威胁性表述难以达成合作。患者可能数分钟后遗忘威胁细节,但会感到环境不安全。若护士能提前规划适应认知缺陷的护理方案,将减少挫败感。
通过提供简单选择并允许一定弹性,护士可赋能患者参与护理。例如递上毛巾时问:"您想洗脸吗?",鼓励其主动选择而非被动接受护理。但若无法接受"拒绝"回应,则不应虚假提供选择权。
与认知障碍者争辩难以获得配合,只会加剧挫折与激动情绪。例如席尔瓦夫人喊"你偷我假牙!"时,护理员明智回应"我帮您找假牙吧,席尔瓦夫人",而非辩解"是您自己弄丢的"。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