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护理诊断与护理计划Coronary Artery Disease Nursing Diagnosis & Care Plan - NurseStudy.Net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nursestudy.net美国 - 英语2025-08-24 12:53:33 - 阅读时长3分钟 - 1272字
本护理指南系统阐述了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要点及五项针对性护理计划,涵盖心输出量减少、心绞痛管理、活动耐受力不足、焦虑护理和健康管理失效等核心诊断要点。通过症状监测、药物干预、康复指导等循证护理措施,指导护士实施个体化护理。内容包含护理诊断标准、干预措施与预期目标,强调患者教育在二级预防中的重要性,适用于临床护理及执业考试备考。
冠状动脉疾病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健康史体格检查诊断检查心输出量减少急性疼痛活动耐受力不足焦虑状态健康管理失效出院护理
冠状动脉疾病护理诊断与护理计划

冠状动脉疾病(CAD)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其特征是冠状动脉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沉积而狭窄或阻塞。血流减少导致心肌缺氧,可能引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或长期心力衰竭。对于护理人员和护理专业学生而言,掌握冠状动脉疾病的护理诊断方法对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

常见临床表现

CAD患者的典型表现包括:

  • 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心绞痛),常由体力活动或情绪压力诱发
  • 活动或静息时呼吸困难
  • 全身疲劳或体力减退
  • 心悸或心律不齐
  • 头晕或眩晕
  • 恶心或冷汗
  • 焦虑或坐立不安

需注意老年患者及女性患者可能出现非典型症状,需进行全面持续评估。

重点护理评估

健康史采集

  • 当前胸痛或呼吸困难的发作模式
  • 既往心脏疾病或手术史
  • 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
  • 危险因素(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
  • 现行药物治疗方案

体格检查

  • 生命体征及心肺听诊
  • 周围循环状态(脉搏、皮肤色泽温度、毛细血管再充盈)
  • 意识状态及焦虑水平
  • 水肿、疲劳或运动耐受情况

诊断检查

  • 12导联心电图(观察ST-T波改变或心律失常)
  • 心肌酶检测(如肌钙蛋白)
  • 血脂及血糖检测
  • 胸部X光片
  • 超声心动图及运动负荷试验

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一:心输出量减少

诊断依据:心肌收缩力受损及传导异常导致疲劳、低血压及心律失常

干预措施

  •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 评估组织灌注(皮肤状态、尿量、意识水平)
  • 半卧位体位降低前负荷
  • 按医嘱给药(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

预期目标:维持稳定血压与心率,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耐受性

护理计划二:急性疼痛(心绞痛)

诊断依据:心肌缺血引起的放射性胸痛伴冷汗

干预措施

  • 采用PQRST法评估疼痛特征
  • 给予硝酸甘油并评估缓解效果
  • 监测用药前后生命体征
  • 营造安静环境降低心肌耗氧

预期目标:干预后10分钟内胸痛强度≤2/10分

护理计划三:活动耐受力不足

诊断依据:活动后呼吸困难、疲劳及心率过速

干预措施

  • 监测活动时生命体征与氧饱和度
  • 制定包含休息间隔的护理计划
  • 实施渐进式运动计划
  • 指导能量节省技巧

预期目标:逐步改善活动耐力至正常水平

护理计划四:焦虑状态

诊断依据:与心脏事件威胁相关的坐立不安与心率加快

干预措施

  • 定期评估焦虑程度
  • 提供疾病知识宣教
  • 指导呼吸放松与意象疗法
  • 鼓励家庭参与护理

预期目标:掌握有效应对策略,生命体征趋于稳定

护理计划五:健康管理失效

诊断依据:治疗方案复杂性导致的用药依从性差

干预措施

  • 评估疾病认知水平
  • 个性化指导药物与生活方式调整
  • 简化用药方案
  • 转介心脏康复项目

预期目标:规范用药行为,落实二级预防措施

出院护理重点

  • 药物安全(硝酸甘油使用、β受体阻滞剂注意事项)
  • 生活方式干预(戒烟、低脂饮食、体重管理)
  • 运动指导(遵循康复计划、控制运动强度)
  • 危险因素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 急救预案(含硝酸甘油无效时的急诊处置)

结论

通过将准确的护理诊断与循证干预相结合,护理人员能有效支持CAD患者的即刻稳定与长期管理。该指南为护理执业考试与临床实践提供重要指导。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