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ABS)最新数据,痴呆症已超越心脏病,成为澳大利亚全国首要死因。
2024年,痴呆症(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导致超过17500人死亡,占全国死亡总数的9.4%。
对于75岁及以上人群,痴呆症致死率高达95%。
澳大利亚统计局死亡统计部门负责人劳伦·莫汉表示,过去十年间痴呆症相关死亡人数上升了39%。
"如今人们更可能活到罹患痴呆症风险更高的年龄,"她指出。
缺血性心脏病(指心脏供氧不足的病症)的死亡率已降至ABS开始记录数据十年来的最低点。
自2015年以来,缺血性心脏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下降了18.3%。
对于过早死亡(ABS定义为1至78岁人群),首要死因是自杀和冠心病。
我们必须立即行动应对痴呆症
2024年,68.2%的死亡发生在75岁以上人群中。
澳大利亚统计局报告指出,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死亡模式"已发生变化。
"尽管75岁以上人群的首要死因与整体人口高度相似,但某些疾病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报告称。
"该年龄段的死亡原因正变得更为复杂。"
痴呆症是85岁以上男性群体的首要死因,而75-84岁男性群体中,缺血性心脏病仍是首要死因。
75岁及以上年龄组中有16620人死于痴呆症。
不过,莫汉女士表示,部分增长可归因于人口增长以及医生更倾向于在死亡证明上记录痴呆症。
"若从死亡率角度观察,数据更为平稳,"她说。
"痴呆症死亡主要发生在女性群体,占比62%。
"我们观察到的是,如今的死亡原因更为复杂,人们寿命更长。
"长期以来,男性和女性的预期寿命均持续提高,因此死亡证明上列出的疾病种类更多。
"人们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导致死亡路径呈现高度复杂性。"
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本月早些发布的报告,2022-2024年全国男性预期寿命为81.1岁,女性为85.1岁。
2020-2022年,澳大利亚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男性的预期寿命为71.9岁,女性为75.6岁。
她指出,痴呆症患者常同时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甚至某些癌症。
约80%的痴呆症死亡者在死亡证明上列有其他疾病或健康问题。
"我们也常被问及'痴呆症如何导致死亡?'"她补充道。
"我们发现吞咽功能障碍问题频发,因此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肾衰竭等直接死因——这些均与吞咽困难或免疫系统减弱密切相关。"
澳大利亚痴呆症协会首席执行官坦尼娅·布坎南强调,该数据凸显了投资公共卫生及降低痴呆症风险的紧迫性。
"目前估计有43.33万澳大利亚人患有痴呆症,"她说。
"若无重大干预,到2065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超过100万。我们必须立即行动应对痴呆症。"
她呼吁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知并减少社会污名化。
"尽管年龄增长或遗传等部分因素无法改变,但现有研究证实,通过干预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全球高达45%的痴呆症病例可被预防或延迟。"
心脏病、呼吸道疾病等仍是主要死因
2024年全年共登记死亡187268例,较2023年增加4137例。
15-24岁、25-34岁及35-44岁年龄组中,故意自残(自杀)仍是首要死因。
死亡中位年龄为82岁。
缺血性呼吸道疾病首次自1996年以来成为第三大死因(仅次于痴呆症和缺血性心脏病)。
莫汉女士指出部分数据并不意外。
"因为流感季更严重或其他病毒流行时,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死亡数通常会同步激增,"她说。
"这可能是慢性呼吸道疾病管理过程中感染性加重的表现。"
意外跌倒是首要外部死因,也是全因死亡的第八大原因。
75岁及以上人群中,4559人死于意外跌倒。
澳大利亚统计局指出,死因分布与各地区"偏远程度"密切相关。
ABS依据医疗服务可及性等指标定义"偏远程度"。
"偏远地区居民往往面临其他风险因素,例如更可能处于较低社会经济地位,"莫汉女士解释。
"偏远及极度偏远地区人口规模较小且更年轻,其中澳大利亚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比例较高。
"痴呆症是主要城市及内区域的首要死因,但在外区域、偏远及极度偏远地区,缺血性心脏病仍是首要死因。"
ABS同时报告,2024年登记的澳大利亚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ATSI)死亡人数为5603人。
对ATSI人群而言,缺血性心脏病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仍是主要死因。
全国自杀、酒精及药物致死率均上升
ABS首次识别出自杀风险最高的职业群体。
2024年共有3307人死于自杀,男性占比略超75%。
ABS指出,随着更多验尸信息汇总,这一数字可能上升。
自杀既是全国第16大死因,也是过早死亡的首要原因,自杀者死亡中位年龄仅为46岁。
"各州及领地数据存在差异,"莫汉女士表示。
"北领地自杀率最高,其次为昆士兰州和塔斯马尼亚州,澳大利亚首都领地最低。"
在高风险职业中,"技术员及贸易工人"占比最高,其次为"专业人士"和"劳工"。
莫汉女士指出,ABS还识别出一系列风险因素,包括情绪障碍、物质滥用、人际关系问题等。
自杀预防澳大利亚组织首席执行官妮维斯·默里称该数据"不可接受"。
"年度增幅相当于每月损失一整间教室的学生、一巴士乘客或一个完整家庭,"她说。
"除生命损失外,每年还有超5.5万人尝试自杀。
"相当于每天150人,每10分钟1人。这一危机不容忽视。"
2024年药物及酒精致死率同步上升:药物致死人数从上年1766例增至1947例;酒精致死人数从1700例升至1765例。
据莫汉女士介绍,多数药物致死可归因于"急性中毒"。
"阿片类及其他镇静剂(含苯二氮卓类药物)是最常见的涉毒类别,"她说。
"酒精性肝硬化等长期并发症是酒精致死主因。
"过去五年,酒精致死率从2020年每10万人5.4例升至2024年5.9例。"
【全文结束】


